在电影中,凯旋摩托车像一道闪电,鬼魅,神秘,变幻莫测,不仅可以瞬间穿越过大卡车,完成变形转换,还能用脚底轻轻触碰,瞬间把人载到车身,灵动性强,仿佛是一款有灵魂的机车。
凯旋摩托车在电影中的惊艳表现,引起了人们的好奇,有人认为它是一个新兴的摩托车品牌,有人认为它是哈雷的一个系列。
其实凯旋是英国最古老的摩托车之一,它一度是最可靠的摩托车的代名词,不仅在各大赛事中屡得第一,还被欧美年轻人热捧,记录了一代人的青春。
最可靠的摩托车
如果说哈雷是美式机车的代名词,那么凯旋就是英伦摩托的标志。别看如今凯旋的知名度远远不如哈雷,但其实凯旋的历史比哈雷还要久。
1886年,德国移民齐格弗里德·贝特曼在好友莫里茨·舒尔特(同样是德国移民)的资助下,在英国考文垂成立了凯旋自行车公司,生产凯旋牌自行车。
18世纪末期,正是内燃机技术大发展的年代。在凯旋成立的前一年,德国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勒姆和威廉·迈巴赫将一具汽油四冲程引擎安装在木制的自行车上,生产出了第一辆摩托车。
此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自行车(早期摩托车)在欧洲大为流行。凯旋也在贝特曼的带领下,于1902年生产出了第一款摩托车,不过发动机来自比利时密涅瓦公司。
之后,使用德国制造的376cc发动机的车型也相继问世。凯旋公司与诺顿,皇家菲尔德并列,成为了英国最早生产摩托车的公司之一。但贝特曼心里却总想着一件事:使用德国发动机总归不是长久之计,凯旋必须得有自己的发动机。
这个任务交给了凯旋公司的技术主管查尔斯·海瑟薇,他于1904年成功研发出了一款发动机:大单缸、四冲程、363cc排量、在1500转时可产生了3匹马力。查尔斯将它安装在凯旋自行车上,并将其命名为3HP。
之后,凯旋公司邀请当时著名的摩托车记者伊克·西恩驾驶3HP上路测试。 伊克·西恩成功骑行了近1300英里,在这期间凯旋摩托没有出现重大故障,创造了世界纪录,引起了轰动。
但是凯旋并不满足,为了在发动机技术上进一步寻求突破,贝特曼专门成立了凯旋发动机公司,召集众多机械师研究发动机技术,并赞助各大摩托赛事。
凭借强悍的性能,凯旋摩托车不仅在各大赛事中屡得第一,还受到了旅行家的青睐,他们开着凯旋摩托环游不列颠,给凯旋的质量和可靠性做了最好的证明,以至于媒体在提到凯旋的时候都会在前面增加一个词Trusty(可靠,可信赖),称其为可靠的凯旋。
英伦摩托的设计典范
1914年,英国加入一战,特意选择凯旋作为军方专用摩托供应商。在这期间,凯旋向盟军供应了3万多辆摩托车,一跃成为英国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
然而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经济大萧条不期而至,凯旋摩托车销量开始遇冷。凯旋创始人贝特曼为了挽救公司,在推出新款摩托车的同时,扩大生产线生产汽车。
然而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凯旋向着破产的悬崖方向下滑,贝特曼的德国血统也令他举步维艰,难以筹集借款。于是在1936年,贝特曼将凯旋公司出售给标准汽车公司。
标准汽车公司任命爱德华·特纳担任凯旋的总经理兼首席开发工程师,爱德华·特纳一改过去凯旋只重视发动机性能而忽视车体设计的传统。
在特纳的带领下,凯旋摩托车开始采用并列风冷双缸、高车把、长轴距和双高位排气等独有样式,接连推出了Speed Twin系列,Tiger系列摩托车,在各大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英伦摩托车的象征。
几乎没有做技术上的改进,只凭借外观设计和独特风格,凯旋摩托车就起死回生,成为了少数度过大萧条的摩托车商。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二战爆发,凯旋迎来了至暗时刻。1940年,德国轰炸考文垂,凯旋的厂房被夷为平地,大部分生产物资都被烧为灰烬。1942年,凯旋在梅里登市重新建立工厂,但是错过了二战发展的黄金时期,荣光不再。
咖啡骑士与飞车党的最爱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凯旋虽然错过了二战黄金发展期,但是在战后重返巅峰。
二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复苏,英国出现了大量寻求刺激的年轻人。他们穿上皮衣,跨上改装摩托,在咖啡馆门口集合飙车,这群摩托爱好者被称为Café Racer(咖啡骑士)。
咖啡骑士最喜欢的摩托车,就是性能强悍,外型帅气的凯旋摩托。那时候,每一个英国年轻人都以拥有一辆凯旋摩托为荣。
一时间凯旋摩托供不应求,买不到凯旋的年轻人往往购买一堆廉价的摩托零件,他们将老旧的凯旋发动机放在二手诺顿摩托车里面,并拆除原车的挡泥板等不必要的附件,最大化减轻车身的重量。这种摩托车被称为特里顿(Triton),速度极快,广受追捧。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另一端的美国,反映机车骑士生活的电影《飞车党》上映。马龙·白兰度在凯旋摩托上的那些行头:黑色皮革夹克,紧身牛仔裤,黑色手套及长靴以及凯旋摩托,受到了美国年轻人的追捧,成为了战后时尚。
一部好莱坞影片,居然使用英国车作为道具,在当时看起来不可思议。其实一开始,片方准备选用哈雷摩托车作为白兰度的座驾,但哈雷担心有损品牌形象,拒绝了邀请。因此凯旋乘虚而入,主动请缨,从而使新车凯旋“雷鸟”与马龙·白兰度同登大荧幕。
电影上映后,成千上万的年轻人都认为骑凯旋摩托是件很酷的事情,因此凯旋摩托销售暴涨,在美国市场力压哈雷印第安,成为无数潮人的最爱。
可以说,凯旋摩托记录了战后欧美一代人的青春。当时的大明星鲍勃·迪伦,猫王,甚至玛丽莲·梦露都以拥有一辆凯旋摩托车为荣。
20世纪60年代,凯旋迎来了全盛时刻。1963年,酷王之王史蒂夫·麦奎因开着凯旋摩托主演了跨时代的电影《大逃亡》;1969年,凯旋在曼岛夺冠,并创造了均速100mph的记录。
但是盛极而衰,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日系摩托厂商本田、铃木,雅马哈等开始崛起。尤其是70年代的石油危机触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在这种大环境下,省油,造价低廉的日系摩托车开始取代欧美重型机车,成为了人们的最佳选择。
在日系摩托车的冲击下,美国的哈雷摩托车接近破产,英国众多摩托车厂商诺顿,皇家菲尔德等也都纷纷停产,凯旋也不例外,一度破产重组。
永远的复古经典
从1972年开始,凯旋摩托无数次破产,恢复生产,再破产。直到1990年,凯旋品牌落入地产大亨、摩托车爱好者John Bloor手中,才开始恢复元气,重新生产过去的经典车型。
当然,凯旋也没有放弃对性能的追求,推出了一系列新款摩托车。2003年,凯旋时隔多年再次获得曼岛冠军。2004年,凯旋火箭III横空出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排量的摩托车。
凭借卓越的性能与复古的外型,曾经的凯旋摩托车在今天仍然还是经典,出现在了众多影视作品中。从《碟中谍》到《侏罗纪世界》,凯旋出尽风头,书写着英伦机车百年文化。
如今,凯旋依然是英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每年生产约五万辆机车。虽然凯旋的名声暂时不如哈美国的雷,日本的本田。
但是从1902年以来,在各大赛事中屡得第一,记录了一代人青春的凯旋,早已不仅仅是摩托车,更是融合了百年英伦风范的两轮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