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新能源车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摩托车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25北京摩展规模缩水背后:禁限摩政策下的行业困局与转型阵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24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周星星说车  浏览次数:541
核心提示:一、展会缩水的直接表现与品牌缺席1. 规模缩减:2025年北京摩展从4个展馆缩至3个,隆鑫、春风等头部品牌缺席。对比2024年展会(15
 

 

一、展会缩水的直接表现与品牌缺席

 

1. 规模缩减:2025年北京摩展从4个展馆缩至3个,隆鑫、春风等头部品牌缺席。对比2024年展会(150家企业、7万平米展区),今年参展商数量和首发车型明显减少。

 

2. 参展结构变化:国际品牌(如本田、雅马哈)仍主打高端市场,国内品牌则聚焦性价比车型(如奔达金吉拉250降价至1.6万),而中排量娱乐车型展出比例下降。

 

行业解读:品牌缺席或与市场策略调整有关,部分企业转向区域展会或线上发布,以规避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成本风险。

 

二、政策枷锁:禁限摩与强制报废的双重压制

 

1. 禁限摩政策:全国超200个城市实施限摩,核心城区禁行导致摩托车路权萎缩,直接影响消费信心。例如:

 

经典老车困境:摩展展出的八九十年代老车虽车况良好,但因强制报废无法上路,沦为“展示品”。

 

市场分化:250cc以上娱乐车型销量增长(2024年同比增49.67%),但主要销往非禁摩城市及海外。

 

2. 13年强制报废:

 

清华大学李稻葵指出,该政策人为缩短产品生命周期,抑制消费者购买高端车型的意愿,直接损失潜在消费规模达万亿元。

 

对比西安解禁后案例:取消报废限制+科学管理,摩托车事故率年均降10%以上,证明政策松绑可激活市场。

 

三、行业突围:从“禁限”到“共生”的转型尝试

 

1. 技术升级:

 

本田、雅马哈等加速电动化、氢能源技术布局,以符合环保要求(如雅马哈氢能源电摩首发)。

 

国产品牌通过轻量化(如升仕150超级踏板仅108kg)和低油耗(三阳迪爵125油耗1.65L)应对政策限制[[用户输入]]。

 

2. 管理创新:

 

西安模式:通过专用道规划、安驾培训(如Honda公益培训)提升骑行素质,事故率下降28%。

 

文化引导:摩展增设“文明骑行”摄影展、改装艺术区,强化摩托车作为生活方式而非“交通隐患”的认知。

 

四、未来展望:政策松绑或成行业转折点

 

1. 短期挑战:禁摩城市扩容(如2025年新增郑州、长沙试点)可能进一步压缩市场空间。

 

2. 长期机遇:

 

若推广西安经验,预计可释放年均5000亿消费潜力(装备、旅游等衍生市场)。

 

中国摩托车商会呼吁:建立分级驾照、电子围栏等精细化管理,替代“一刀切”禁限。

 

结语:北京摩展的缩水是行业转型的缩影,政策与市场的博弈将决定摩托车能否从“边缘化工具”重回“主流出行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摩托车与配件的观点或立场。本网站刊载的内容(原创除外),均在网上搜集,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 摩托车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摩托车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