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新能源车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摩托车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持续内卷之下的2024年中国摩托车市场,势头还将持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5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提到过v发  浏览次数:1600
核心提示:2024年中国摩托车市场翻云覆雨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摩托车市场如同过山车般起起伏伏。从销量的起起伏伏到价格的疯狂内卷,这个行
2024年中国摩托车市场翻云覆雨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摩托车市场如同过山车般起起伏伏。从销量的起起伏伏到价格的疯狂"内卷",这个行业似乎永远无法摆脱"动荡"的命运。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艰难时期,行业内依然涌现出不少令人瞩目的亮点。

从数据来看,2024年1-5月,中国摩托车企业共销售673.59万辆摩托车,同比下降6.05%。其中,跨骑车型销量达到371万辆,同比增长19.47%,成为市场的领头羊;踏板车销量则大幅下降31.2%,仅为235.51万辆。这种两极分化的趋势,反映了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以及各细分市场的发展态势。

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踏板车市场的下滑并非一蹴而就。首先,今年初,不少新车型才刚刚上市,销量尚未完全反映;其次,大部分踏板车销量依赖于通路市场,而这一市场自去年来已近乎饱和,增长乏力。为此,各大厂商纷纷推出更多高排量、高配置的踏板车型,试图刺激消费需求,并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与此同时,跨骑车型异军突起,成为市场的宠儿。各大车企纷纷加大在此细分领域的投入,不断推出性价比更高的新车型,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从排量来看,150cc以上的车型销量增幅最为显著,足见消费者对更强性能的渴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细分市场中,价格"内卷"的态势依然持续。不论是通路市场还是年轻消费群体,各大厂商都在激烈竞争,不断推出更加高配、更加实惠的产品,试图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这种"内卷"的局面,不仅给企业的利润空间带来巨大压力,也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更加纠结。

同时,从销量前十的企业来看,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大长江集团凭借旗下豪爵品牌依然领跑,但同比下降1.43%。而隆鑫则实现了77.32%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其旗下"无极"品牌的强劲表现。宗申也保持了稳定增长,而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等传统巨头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总的来说,2024年中国摩托车市场依然处于剧烈变革之中。跨骑车型的崛起、踏板车市场的调整,以及持续的价格"内卷",无一不展现了这个行业的动荡与机遇并存。面对如此复杂的市场环境,各大厂商必须保持警惕,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未来,我们将目睹这个行业进一步分化,但也期待它能够找到新的增长点,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在经历了上半年的起起伏伏后,下半年的中国摩托车市场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未来仍将延续"卷"的态势。对于踏板车市场,虽然上半年销量下降了近三成,但这并非绝对意味着前景蹊跷。许多新车型正在陆续推出,加上厂商们加大了对高排量、高配置产品的投入,相信在下半年,这一细分市场的销量有望反弹。尤其是150cc以上的踏板车型,将成为各大品牌争夺的重点。

与此同时,跨骑车型的强势表现料将延续。年轻消费群体对性能和科技的追捧,使得250cc级别的车型愈发成为入门级新车的宠儿。各大厂商将继续加大对这一细分市场的投入,推出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品。当然,价格"内卷"的趋势也难以逆转,厂商们仍将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力来维护利润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主流的踏板车和跨骑车型,一些新兴细分市场也值得关注。比如电动两轮车,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未来其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又或者一些定制化、个性化程度更高的摩托车产品,也可能成为消费新宠。

总的来说,下半年的中国摩托车市场,仍将是一场激烈的"内卷"battle。厂商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力的博弈,更体现在对细分市场洞察力和用户洞察力的较量。只有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持续创新,厂商们才能在这场"内卷"中脱颖而出,赢得市场的主动权。

 
 
[ 摩托车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摩托车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