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新能源车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摩托车资讯 » 国内资讯 » 新闻中心 » 正文

摩托车产业是未来10年传统交通领域制造业的最后一次产业大机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5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打得过就打跑  浏览次数:500
核心提示:通过观察,结合多年行业经验,笔者认为摩托车行业应有机会成为我国交通领域又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想想功成不必在我。一点心
通过观察,结合多年行业经验,笔者认为摩托车行业应有机会成为我国交通领域又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想想功成不必在我。一点心得说出来与有缘人。

为什么说,摩托车产业是已知的交通运输领域的一次重大机遇?

一、因为这个市场潜力是如此的大,又是如此的未饱和。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市禁摩限摩前,摩托车保有量为40万辆。按照可比人口增长情况来看,截至2024年,预计摩托车的市场容量为300万辆以上。

从各地电动两轮车的销售情况看,电动车放开后1-3年的保有量基本和当地机动车数量相当。长期来看应当稳定在2倍于当地机动车数量。根据城市大小、人口略有浮动。

同样以广州市为例,截至2024年,广州市电动自行车上牌量已达到470万,超过广州市机动车350万辆120万辆,且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所以,如果全国范围放开摩托车,那么预计摩托车保有量将是现有汽车保有量的1.5倍左右,即5亿辆左右。

今年4月摩托车协会有个预测,说摩托车产业潜力在5000亿左右。

我认为太保守了,这将是个上万亿的产业,如果再加上后市场的体量,应该在2万亿左右。目前全国GDP为120万亿,可以为全国提供2%左右的增量!

哪个城市如果可以提前布局,从这个产业市场分一杯羹?中小城市将是一次野鸡变凤凰的机会,对于大城市就是一次再出发、再创业!

二、我国上下游产业链条十分完善,一旦风来,马上就能产生效益。

从车架、发动机、悬挂,摩托车所有的关键零部件,我国企业均有成熟的配套。除部分车辆稳定系统还依赖博世等企业以外,我国摩托车产业之完整,掌握核心技术之全面简直令人发指。

行业差距主要在调校方面,在技术指标、数据积累不足方面。这点差距可以在资本投入之后以较快的速度缩短。不存在攻克难度。

但就是这么个产业情况,一直被禁限摩令压制。可以想见,一旦放开,哪怕只是放开一点点,整个产业将展现出怎样的爆发力?可以期待。

那么放开有没有希望?全国统一放开应该是可能性不大,但是部分城市逐渐放开还是有希望的。

三、国内厂家竞争力增长非常快,正处于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节点。

国内市场潜力足够大,国际成熟市场依然十分广阔。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摩托车这个市场的痛点其实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虽然众多国际大厂努力多年,发展速度还是太慢,不足以扭转摩托车的负面评价。

质量、安全两大在汽车领域早已经解决的问题,摩托车上却经常出现,甚至还有不少国际大厂的产品存在发动机、车架、悬挂方面的设计缺陷,上述情况在汽车领域进入2000年以后基本上都没有了,但在摩托车领域,到2024年还比较普遍。

生产工艺水平依然比较粗糙,新材料应用还比较保守。也许是受制于成本,摩托车领域的工艺进步和新材料应用方面,进步不大。

一些大厂,2024年居然还有装配问题。想想阿普利亚、想想那些所谓奥地利产KTM,想想那些个印产的大牌车。哪个不是在到手之后都要交代师傅,拿扭矩扳手把所有看得到的螺丝都重新打一遍?

目前,国内厂家处于追赶国外大厂阶段,国外大厂基本都在吃老本。表现为国内厂家似乎在不断缩小差距,其实是摩托车领域的国际资本投资和技术进步都已经停滞了。

摩托车领域急需一场“中国式的技术内卷”!

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摩托车领域的军备竞赛马上就要来了,春风、钱江、豪爵等一线大厂已经准备好了。

在摩托车技术创新领域,其实各大厂的明争暗斗已经开始了,也是“等风来”的状态。

我预测在这次技术进步之后,掉队的小厂就会被永远淘汰出局。但是技术创新向来是资本密集型,高风险,小厂其实选择不多,要么放手一搏,要么洗牌出局。比如凯越。

四、最有潜力抓这次机遇的城市是哪个?

或者哪个城市最有可能从这次产业机遇中获益,最有可能把握这次机遇。

广州,上海!

对,没错不是现在的摩托车产业重镇重庆,也不是配套产业全面的浙江,更不是骑行环境优异的西安。为什么呢?

1.这两个城市的招商方向是面向世界的,市场也是面向世界的。产业布局在这两个城市将不止拥有内地市场,还可以立刻辐射周边,若干年后肯定是要辐射到世界范围的。

从长期来看,只要在这两个城市扎下脚跟,就可以定长期的计划,锁定10年-20年的未来。对大企业来说,在当前动荡的世界形势中,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企业来说,长期看,综合成本最低。

2.这两个城市的产业链条是辐射全国的。除了两个城市自身的制造工业基础非常优秀外,广州、上海周边几乎可以完成任何产业的全产业链配套。

交通基础设施国内首屈一指,除完善的地面交通网以外,还有空中、海运等其它一众中小城市完全不具备的优势。落地在这两个城市就可以整合几乎全中国的产业资源。

3.这两个城市的谈判底牌简直强到离谱。

首先是土地资源,两个城市都有较大的地域面积,广州还有大量未开发土地,且价格便宜,甚至部分开发区还有现成厂房。

其次是这两个城市都是禁限摩城市,市场潜力非常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必须举个例子说明下。

2023杜卡迪全球销量为58,224辆,按照电动车保有情况估算,广州、上海摩托车车市场潜力至少在1000万辆左右,相当于172个杜卡迪。

当然,不可能大家都买杜卡迪这种贵的车子。那么我们继续看本田,2023年本田全球销量为1830万辆。广州、上海的体量大概相当于半个本田。

两个城市对自己的企业都相当的“护犊子”,可以说落地这两个城市的企业不仅有制造业的政府资金支持,还有市场份额的保障。几百万的市场,哪个企业不眼红?

说句实话,如果能够在广州、上海建厂,这两个城市能放开一点点上牌、上路的限制,在中国大陆地区不受限制的卖摩托,谁还想到东南亚办厂子?吃多了没事干?

特别是日资企业,广州、上海两个城市与日方关系一直比较良性,日方对这两个城市比较了解,即使在制造业回流的国际大背景下,也还在一直寻找进一步加大对这两个城市投资的项目。

对于企业来说,我个人认为,广州优势强于上海。主要是理由是:广州目前制造业遇到的困难比上海要严峻得多,政府部门急迫需要制造业GDP,这就意味着与广州市政府的谈判空间强于上海。

 
 
[ 摩托车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摩托车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