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有房后,中青年人突然盯上了摩托车
“车子到了,下周上牌,周末一起遛车吧!”常州市新北区的许先生今年37岁,家里迎来了第三台机动车:豪爵TR300。“其实早就想买摩托了,前几年买别墅、装修、买车,花销压力比较大。这几年缓过来了,可以开始追寻一下儿时的梦想了。”
金坛茅山春风十里景区里的摩托车队
黄小姐是常州人,在南京工作,这几天也在学摩托。前两天,她在朋友圈发了两张摩托车的照片,配了这样一句话:过几天姐姐带你回家。“我打算直接学个D照,这样三轮、两轮和轻骑都能骑,三轮摩托好像还容易一些,只要不熄火就行。”曹小姐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她打算在夏天来到之前,骑上自己的小摩托。
“今年年底要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在看书。等到我考试结束了,就立刻去考驾照,准备买一辆摩托车。”常州市民小杰告诉记者,身边骑摩托的朋友越来越多,看到他们周末出去骑行,十分羡慕。“少年时代的梦想,一个个去实现。”
一代人的回忆:常州曾是一座骑在摩托车上的城市
别看现在也就1万多人还在主城区骑摩托,历史上,常州曾是一座“骑在摩托车上的城市”。
溧阳神女湖景区是摩托车爱好者钟爱的打卡地
“1996年前后,我花两万多块买了一台摩托车,当时开在村里还是很拉风的。”滴滴专车司机陈平平(化名)一边驾驶着日产天籁,一边回忆起曾是追风少年的自己。“进口的150排量摩托车,裸车2万2千多元,落地一共花了近2万6千元。现在月入1万的大有人在,当时万元户也不多见。那时候骑着摩托出门,派头绝对不输现在开个路虎揽胜,还得是5.0V8的那款。”
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常州人开始热衷于购买摩托车。“1998年,两万块买的。那时候,汽车是真贵,确实买不起。”孙女士说,老公家也曾买过摩托车。“买电视机、电冰箱,买摩托车,老房装潢……对于当时的很多家庭来说,这些都是必备的。对于不少70后、80后来说,坐着父辈的摩托车上学、放学是很多人儿时的共同记忆。”
2005年,当地曾公布数据显示,常州城区(含武进区)登记在册的摩托车数量为40万辆,常住人口摩托车拥有比例为6.5人/辆,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广州。“这还没算各种水车、盗抢车以及挂外地牌照在常州使用的摩托车。”摩托车爱好者思思说,如果加上这些车,实际数量还会多不少。
2008年前后,私家车大批量地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价格较摩托车便宜很多的电动自行车也越来越多,摩托车通勤的时代落幕。
“骑帅不骑快”渐成共识
“每年3月到10月都是摩托车销售的旺季,与前几年不同,现在来买车的小姐姐越来越多。”常州某摩托车专卖店的销售人员表示,如今2万元到5万多元的摩托车是主力车型,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锁定在10到20万元区间的公升级摩托。“2万元左右,能买到很不错的国产摩托,4到5万元则能卖到400cc级别的大贸进口摩托,10到20万元附近则能买到一些公升级摩托。”该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常州的摩托圈子里玩30万元以上摩托的人并不算多。
摩托车爱好者打卡照
“骑帅不骑快!身边的摩友越来越多,不少人都是30多岁甚至40多岁才骑摩托,头脑发热飙车的人很少了。”朱先生骑摩托车多年,自己名下有两台摩托车。身边朋友开始骑车后,都会跟着他一起出去“遛车”。“我们一起玩车的朋友有个原则,不论车辆的品牌、价格、排量,全都一视同仁。但是,如果是走私车、没保险、没有驾照、不戴头盔。非法改装的摩托车,我们是不会一起玩的。”
“其实就是出去散散心,平时上班很忙,压力总要有释放的。出门骑骑车,和朋友在对讲机里聊聊天,是很好的放松方式。”市民张先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只要假期遇上好天,他一定会骑上自己的摩托车,到金坛、溧阳转一转。“不飙车,不闯红灯,严格按照《交通法》的规定骑行,安全第一,毕竟摩托车是‘肉包铁’。”如今,张先生有一台踏板摩托做买菜车,还有一台400cc排量的大贸摩托车出门摩旅。
记者了解到,摩托车驾照考试和其他机动车驾照考试流程基本一样,考试内容包括交通安全理论和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