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新能源车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摩托车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曾占据60%市场的重庆摩托,没落转型,“神话”成夕阳企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07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浣熊研习室  浏览次数:23810
核心提示:世事发展的规律变化莫测,承载了无数商界才子梦想重庆摩帮江湖终究是走到了名利场上风浪起,赢到头来却是输的地步。随着嘉陵的没
 
曾占据60%市场的重庆摩托,没落转型,“神话”成夕阳企业?

 

世事发展的规律变化莫测,承载了无数商界才子梦想重庆摩帮江湖终究是走到了"名利场上风浪起,赢到头来却是输"的地步。随着嘉陵的没落,力帆的转型,其行业的神话也在不断被打破。这惨败局面的背后蕴含着很多原因。

一:摩帮江湖的乍现

交通工具的更替烙刻了一个国家的发展,上世纪70、80年代,摩托车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一些富有眼光的商人注意到了交通工具更新换代所蕴含的商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顺利进行更是激起了人民的创业热情。

曾占据60%市场的重庆摩托,没落转型,“神话”成夕阳企业?

 

一时间,全国摩托车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生产摩托车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其中,重庆地区聚集了大量的摩托车生产和制造企业。面对一个新事物,最先尝试的结果有两个:一个在新事物中得到了无与伦比的成果,另一个是在新事物中得到了不可修复的毁灭。

毋庸置疑的是,最早涉足于摩托车生产的嘉陵集团收获了第一种结果。自1995年中国嘉陵上市的那一刻起,每个持股者手中的财富都在不断的飙升着,源源不断订单的支持托举起了嘉陵集团的腾飞。

那时,全国摩托车生产总量为783万辆。其中,有107.8万台产自嘉陵集团。在这巨大数量的支持下,嘉陵集团占据了14.05%的市场份额。

曾占据60%市场的重庆摩托,没落转型,“神话”成夕阳企业?

 

利润是影响厂商决策的标准,只要是有利可图,市场上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生产者涌进来,为了瓜分摩托车行业所蕴含的利润,望江、隆鑫、力帆、银钢,建设等等品牌纷纷加入了竞争中。强大的竞争局面在山城重庆开展而来,它们俨然成了重庆的一个标志,很多外行的人戏称这些集团组成了一个摩帮江湖。

强者的联合和厮杀,利益的瓜分和权衡。这个看不见的"江湖上"每天都在上演着奇妙的故事。在竞争中进步,在合作中共赢,这几家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企业联合推动了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

1995年,重庆的摩托车销量占据了全国市场的60%,随着这些摩托车在全国各地的运行,重庆摩帮江湖的名号也逐渐远扬。经过不断的厮杀,嘉陵集团和力帆集团逐渐在摩帮江湖中占据了首位。这两个集团的成了业内的领军者。

曾占据60%市场的重庆摩托,没落转型,“神话”成夕阳企业?

 

二:摩帮神话的破灭

只要生产出来摩托车就能赚钱,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栖身于摩帮江湖中的企业都加大了生产力度,越来越多的工人出现在了生产线上。无休止的生产带来了产量和利润的激增,可这种看似受益巨大的生产方式却隐藏着很大的危机。

传统的摩托车俨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需求和产出的矛盾之下,生产者就要做出相应的妥协和改进。然而,被利润冲昏了头脑的摩托车产业并没有意识到妥协和改进的必要性,他们还是采用着"粗犷式"的生产。

不顺应人民需求的代价是巨大的,1996年,在摩帮江湖中掌握了话语权的嘉陵集团首先受到了市场的惩罚,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嘉陵集团不得不主动把摩托车的价格下调为了原来的90%。看到嘉陵做出的改变后,其他集团也纷纷采取了同样的措施。

在江湖的神话即将破灭之际,这些企业的领导者如大梦初醒般醒悟了起来,他们选择放弃了长期追求的利润。然而,上天似乎并不打算就此结束对这些企业的考验。

曾占据60%市场的重庆摩托,没落转型,“神话”成夕阳企业?

 

1999年,政府颁布了覆盖范围极广的"禁摩令",全国的大多数城镇地区都被列到了禁摩的文件名单中,这突如其来的禁令一下子让砍掉了一大半的摩托车市场。对刚刚完成价格回落的重庆摩托车产业来说,这道禁令无疑是雪上加霜的。

深痛的代价换来了企业的觉醒,失去了城镇市场后,痛定思痛的重庆摩帮开始着力于开发新的市场,他们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了改进。在一番努力下,重庆摩帮又以意气风发的姿态出现在了越南和中国农村的市场上。

这些区域的市场虽给重庆摩帮带来了一丝生机,可刚刚经历过生死危机的的摩帮企业都变得自私起来,为了争取利润,这些企业进行了激烈的竞争,1999年,一辆新型摩托车的市值约为700美元的摩托车,到2000年底其市值一下子降低到了300美元。巨大的价格落差打破了重庆摩帮的盈利神话。

尽管2000年的摩托车销量较前几年有所增长,可其中的利润却在持续的减少着,重庆摩帮好似一群饥饿的狼群,他们虎视眈眈的盯着两只"瘦弱的羊"。而两只羊正是代表了贫瘠的农村市场和风险巨大的外国市场。

哪怕头破血流,也要赢得销量,此时,重庆摩帮江湖硝烟四起,杀声一片。这种为保全自身而不惜破坏市场规律的行为注定会断送整个行业的发展。

曾占据60%市场的重庆摩托,没落转型,“神话”成夕阳企业?

 

三:各自悲惨的命运

2002年,嘉陵集团第一次出现了亏损的现象,1.73亿元的亏损让嘉陵集团的发展深受打击,面对环境的巨变,嘉陵集团一直在寻找新的出路,为了重振品牌的影响力,嘉陵集团拿出了大量的财富才投资广告宣传。

据2001年到2003年的财务报表显示,嘉陵集团的销售费用达到了5.8亿元,这些费用主要被用到了产品的宣传上,在这巨大宣传力度的支持下,嘉陵集团的发展又表现出了一丝生机。

2006年,嘉陵集团制造出了国内首款大排量摩托车JH600,这种性能优越的摩托车让嘉陵集团迎来了短暂的"销售春天",病树前头万木春,嘉陵集团已然成为了末代的夕阳企业,这短暂的销售回春终究没能逆转嘉陵集团没落的局面。

在此后的几年里,嘉陵集团一直处于连续亏损的状态,盈利是保障企业运行的根本,失去了利润支持的嘉陵集团不得不选择变卖资产,自8年前,嘉陵集团就开始陆陆续续转买其手中的资产,最终,这个摩托车帝国终究是走到了被收购和合并的状态。

曾占据60%市场的重庆摩托,没落转型,“神话”成夕阳企业?

 

曾经和嘉陵集团一起"笑傲江湖"的力帆集团也在这场环境的变化中受到了损失,在禁摩令持续作用的情况下,国内 摩托车产业始终表现出一蹶不振的发展状态,与此同时,国外的摩托车市场又受到了汽车市场的流行的巨大冲击。

为了避免企业走向没落,力帆集团早早的就对企业进行了转型,自10年前,力帆集团便开始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汽车制造领域,其一直在寻找逆风启航的机会。

力帆集团在汽车领域上投资了大量的资本,可由于起步较晚,核心技术掌握的较少,力帆集团所生产的汽车一直没能被大众广泛的接受,尽管在没有在汽车行业里风生水起,可力帆集团仍在转型中收获了巨大的利润。

转型完成的第一年,力帆集团就实现了47.36亿元的销售额,这并不理想的销售额却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此前几年的销售额。这差异巨大的数字对比也从侧面反映了摩托车产业已然成为了夕阳产业,新型的汽车正在一步一步的取代摩托车的地位。

曾占据60%市场的重庆摩托,没落转型,“神话”成夕阳企业?

 

看着行业领军者的没落和转型,活跃在摩帮江湖的其他成员也纷纷走向了转型之路,望江把发展的重心放在了汽车车架,石油机械,大型工具的框架制造上,隆鑫集团则把发展的重心放在了房地产开发和金融投资上,其他企业要么在发展的过程中找到了新的方向,要么就被淹没于时代的浪潮中。

曾享誉全国的重庆摩帮江湖如今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嘉陵集团的没落和力帆的转型代表了江湖中大多数企业的命运。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曾经的重庆摩帮江湖终究沉没于在了历史的洪流中,了解过往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从过往的经验中找到得到新的体悟。

从嘉陵的没落和力帆的被迫转型中我们可以发现:创新和技术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只有掌握核心的技术和先进的手段,企业才能在风云变化的环境中站稳脚跟。

曾占据60%市场的重庆摩托,没落转型,“神话”成夕阳企业?

 

除此之外,企业的战略目标也应该和时代的方向紧紧联系在一起,牢牢把握住群众的需求变化,在创新中稳步前进,在竞争中不断提升,不固步自封,不停滞不前。时刻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方面的懈怠和松弛都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

特别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更应该完善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学会居安思危,学会未雨绸缪,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手段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 摩托车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摩托车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