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新能源车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摩托车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摩托车企业试水电动车市场,政策风向下电摩领域的变化有哪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06  来源:全球电动车网  浏览次数:5371
核心提示:1、首次进军电动车摩托车企业进入电动车市场,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前后。当时进入的方式主要是以贴牌、代加工的形式。如力帆与
1、首次进军电动车

摩托车企业进入电动车市场,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前后。当时进入的方式主要是以贴牌、代加工的形式。如力帆与爱德森,宁波中威机电与济南轻骑摩托的合作。

2009年9月,大运集团投资5亿元在宁波投产了大运电动车生产基地。紧接着在2010年5月,宁波大运电动自行车新基地也正式投产。在2010年10月,电动车行业的大展南京展上,大运摩托以电动自行车企业的全新身份参展,正式进军电动车产业。同样是2009年,隆鑫摩托等也专门成立团队,组建公司进军电动车领域,

2013年,台湾光阳摩托也专门组建电动车团队进军电动车产业,在建成杭州光阳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进入大陆电动车市场,但后与绿源合作组建了绿源光阳。

2003年非典肆孽后,电动车市场迎来了一个井喷式的发展,这段爆发式的高潮持续多年,卖方市场让电动车制造企业们赚的盆满钵满,也让摩托车制造企业看到了我国电动车市场存在的巨大商机。因此,自2006年开始,力帆、轻骑、大运、隆鑫以及台湾光阳,摩托车生产企业虽然通过不同的形式,但都在尝试进入电动车市场能够分一杯羹。这也是摩托车企业首次尝试进军电动车市场。

 

2、水土不服的折戟

摩托车企业的首次进军,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如猛虎下山,从根本上而言并没有给电动车市场造成多大的波澜。这次规模性的进军是失败的,究其原因或许能够用水土不服来形容。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摩托车企业在制造技术和品质上存在的优势,专业的生产链和品质检测的严格,都能够为摩托车企业带来质量优秀的产品,但他们忽略了电动车市场的消费特性。

突出性价比是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特点之一,在电动车市场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品质材料上的优势,也说明了其成本的高昂。摩托车市场动辄上万的产品消费,也让每个摩托车企业在利润点上有着自己的衡量标准。但电动车市场更注重的是性价比,质量是肉眼不易分辨的差别,但价格却很直观,这也是摩托车企业在产品上的水土不服。

然后就是标准问题,那时候的电动车行业,只有一张1999年的老国标作为行业标准,没有3C认证,产品质量上难以做到统一。简而言之,没有质量上的底线。于是价格战成为了电动车市场的主旋律,低廉劣质的粗工滥造也层出不穷,这是每个行业处于井喷式发展时都有经历过的不成熟期。混乱的市场环境,让摩托车企业疲于应对,难以得到突破性的发展,这是摩托车企业在市场上的水土不服。

 

3、沉寂多年虎视眈眈

首次进军电动车市场,却得了个折戟沉沙的结果,这也让有心在电动车市场分一杯羹的摩托车企业们免费得到了一次教训,但摩企们却从未放弃过电动车市场这块香甜的蛋糕。于是他们虽然也陆续在进军市场,但都是浅尝辄止,沉寂在盘虎视眈眈。

2014年6月,五羊-本田净原发布第一款新能源电动车V1,宣告了其正式进军电动车领域。而自2014年起,经过近四年的发展,五羊-本田净原形成了4个系列,9款车型,覆盖3000-5000元价格的产品发展。

2016年4月,宗申摩托旗下的森蓝品牌,首次发布了两款新品电摩小野兽T2\T3,正式进军电动车市场,2017年也陆续推出了少数电摩产品。森蓝是宗申旗下的高端电摩品牌,多年以来一直参与世界电动摩托车竞标赛,并取得优秀的成绩。

而早在2011年,豪爵控股集团于江苏常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了常州豪爵电动车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电动车领域。一直以来,豪爵也基本是以少量的产品尝试市场,并未突破性的投入。

从净原、森蓝、豪爵等企业在近年来的表现而言,摩托车企业吸取了在电动车市场失利的失败教训,更多的选择尝试性的接触电动车市场,研发产品,不敢轻举妄动,也一直保持高度的市场关注,静静等待发展的良机。

 
 
[ 摩托车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摩托车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