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摩托车产量有限,但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却普遍在亚洲平均水平之上,而且拥有哈雷、宝马、比亚乔、杜卡迪、KTM等众多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并有着悠久的摩托车制造历史。
对于中国品牌来讲,作为制造业根基的众多中小企业很难得到政策的“庇护”,甚至会因为政策的变动而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在大多数企业眼里,“生存”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在这种不够稳定的环境中,也进一步催生了企业家们的多元化投资的思路。其结果或许我们赚到了更多的钱,但对于需要持续和大量投入资金的产品研发却难有推动。
而国产摩托车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生存和发展面前,我们选择了生存,我们低下了头,在现金面前低下了头。很多企业没有长远打算,品牌知名度在国外市场远远不够。很多进口商就踩着力帆、隆鑫、嘉陵、宗申,互相之间来比较价格、比较品种。这些都是因为品牌缺失导致的后遗症。
摩托车的行车质量,其实类似于在汽车行业讲到的NVH,即震动、噪音和平顺性。在摩托车上,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在某个转速或时速时,车身、车把或发动机的共振和异响。而要解决共振问题是相当繁复并且需要极高的技术含量的。这关联了发动机的研发、车架刚性设计、变速箱匹配等等方面。这并不是简单的给发动机加个平衡轴就能解决的,它与研发过程息息相关,需要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成本。
研发本来就是国产品牌的弱项,在权衡成本之后,产品“带病”上市也不无可能。即便是完全逆向研发也无法避免,材料和工艺的差异或许还会带来更多问题。而要提升行车质量,则需要国产品牌更多的坚持正向研发,从设计层面进行把握,并且在产品不断的迭代中进行改进和提升。这是一个相当长的积累和持续投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