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伊始,中国三轮车行业就面临着来自国家部委强硬的环保措施。自2月15日起,由环保部陈吉宁部长及另外四位副部长亲自带队的环保督查组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有关省(市)开展2017年度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
据悉,此次环保部专项督查,采取督查组进驻地方的形式,进驻时间长达一个月。想起去年的环保风暴,电动车行业人士仍然心有余悸。特别是丰县等三轮车版块,由于大量烤漆厂被关停,直接影响到当地三轮车行业的发展。其深远影响,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完全消除。
不过,据行业人士反映,虽然去年的环保风暴对苏鲁豫皖四省的三轮车和篷车企业影响甚深,但是却对两轮为首的天津和无锡板块的影响却很有限,以至于大量小品牌在夹缝中得以迅速成长,大量低端市场被这些中小品牌蚕食,引起了众多大品牌的恐慌。
然而,开年之后环保领域的数声惊雷,首先在津门炸响。先是天津数十家烤漆企业被勒令关停,然后又是环保部部长亲自带队,进驻地方,其后继效应不久之后,如多米诺骨牌般,一一显现。
事实上,2017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实施的最后一年,确保圆满完成“大气十条”目标任务迫在眉睫。在京津冀区域中,2016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每立方米73微克,超过国家标准109%。北京要完成“大气十条”中规定的“2017年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60微克”的任务,意味着今年要在2016年基础上再下降近20%。
对于三轮车行业来说,更为不利的是,今年还是中国的峰会大年,实体行业需要接连面对3月份开“两会”,5月份要开“一带一路”峰会,9月份的金砖国家峰会,以及近几年约定俗成的第四季度雾霾大会。如此看来,对钢铁、塑料、铝材等有硬性要求的三轮车行业来说,2017绝非等闲之年。
猛烈的环保风暴下,涨价潮再一次席卷行业。春节刚过,国内一线轮胎企业纷纷发布涨价通知:“由于橡胶炭黑等轮胎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轮胎制造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已无法单纯地依靠公司内部的努力来缓解目前的增长幅度所带来的压力,因而将选择调价。”据相关媒体报道,多家轮胎企业都各自上调了产品价格,幅度保持在5%~20%区间。除此之外,三轮车所需的车架、减震、电机、刹车等一系列零部件价格也呈现出逐日走高的趋势;其次,铅价依然居高不下,导致电池价格也是连连看涨。
左有环保督查,右有涨价大潮,处于十字路口的三轮车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应对?
涨还是不涨?这是一个问题。虽然这跟每个企业实际现状有关,但同时也是考验品牌智慧与战略方针的关键时刻。目前很多企业虽然选择上调价格,但幅度不大,以观望态度为主,不过有某些企业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
近日,国内电三龙头企业金彭明确表态:“全线产品不但不会跟风涨价,而且篷车产品从本月22日起已全线下调价格。”据了解,早在2月20日,金彭已正式下发通知,明确告知全国经销商:从2月22日起,电三产品全线不涨价,并在销售政策上加大对终端的支持力度;篷车产品全线价格下调,降价力度空前,每款车最低降价150元,最高降价近700元,同时部分车型还在销售政策上给予经销商每辆车100元~300元不等的返利。截至目前,金彭是三轮车行业唯一公开表态“不涨反降”的企业。
而面对原材料不断上涨的压力,对于支持涨价的企业来说,如何适当的价格上涨,提供更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才是企业争夺市场的关键。不过支持涨价的企业,也有顾虑,一旦提价势必引来众多企业趁机扩大产能。现在部分三轮车企业处于“开业不开工”状态,一旦产品有利润,这些半休眠状态的企业就会马上开工生产。
此次涨价大潮,我们可以明确看出中国三轮车行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供需结构严重失衡,如果说三轮车企业的市场份额是通过采用价格战争夺而来,那么,只要有利润空间,更多的企业就会像狼一样反扑而来分食三轮车的市场份额。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支撑三轮车的市场份额是十分脆弱。想要实现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必须通过非常严酷的竞争手段实行优胜劣汰。但是,在非常严酷的环境中,职能部门要当好裁判,这样才能让优秀的企业屹立在行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