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新能源车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摩托车资讯 » 精英访谈 » 正文

王洪君:从技术员到电动汽车行业领军人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8  来源:潮流人物  浏览次数:772
核心提示: 2016年5月,在整个小型电动汽车行业里,王洪君等8位车企“掌门人”被评为行业领军人物。
       2016年5月,在整个小型电动汽车行业里,王洪君等8位车企“掌门人”被评为行业领军人物。在这8位领军人物中绝大多数都是企业董事长,而王洪君的身份则是职业经理人。这是整个行业对他的认可,也是近30年来王洪君该得的尊重。

王洪君,中通集团聊城巨龙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通巨龙)总经理,专注造车近30年,这其中已有6年投身于小型电动汽车。从农用三轮汽车到如今的小型电动汽车,无论行业和岗位如何变化,王洪君始终都在做一件事——为中国的老百姓造一辆好车。这是他追求的价值,也是他一直以来的优势。从最初的做技术到现如今掌舵一家车企,他从未离开需求市场,他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

20年投身农用汽车 造出老百姓认可车型

1987年,邓小平完整地阐述了中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此之前,中央发出了《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通知。一份原载1987年5月31日《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杂志的史料显示,当时国内农业运输量占农业生产总劳动量的50%,山区则达到60%-70%,人蓄力运输占农村总运量的78.8%。伴随农村经济的逐渐活跃,解决农村市场在交通运输上的供需矛盾迫在眉睫,汽车工业开拓农村市场在此种情形下变得大有可为。

这一年,王洪君从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大学毕业,在当时这是一个被称作“万金油”的专业。王洪君顺利地进入一家大型三轮及低速载货汽车企业,他的整个汽车制造生涯也由此开始。在进入电动汽车研发制造界之前,他已经在农用三轮车及低速载货汽车领域沉淀超过20余年。借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兴起的农用三轮车,先后经历混沌期、启蒙期、跟风期、混战期、平定期与成熟期,王洪君经历了发展的大部分时期,他是见证者,也是最直接的参与者。

进入车企之后,王洪君也顺理成章地走上技术岗。在那里,他服务了20余年,随着行业积累的不断提升,他的身份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最初的技术实习到技术员,到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技术处长、质监处长、总经理助理、技术中心主任,再到企业研究院院长等。借助频繁的岗位变化,他所涉猎的领域也从单一的技术攻关,延伸至产品研发制造、市场推广营销、信息化管理等领域。如此的积累一方面促使他对需求市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一方面也让其在今后的产品开发上更注重反映市场需求,也为其今后创业成为企业掌舵人夯实了基础。

王洪君经常亲临一线指导工作

王洪君在担任车间主任时,所在车间属于精加工车间,整个车间有600余人。当时车间的生产任务每天都很重,但在半轴套管这项关键零部件加工上,由于技术工艺不稳定,一直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与效率。在企业无法投入更多资金购置更先进的设备时,摆在他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通过自身的技术攻关解决眼前的难题。为此,他带着整个技术团队开始四处进行市场调研,经过一番研究他们最终形成了一套半自动化的焊接设备。这套设备很快就投入到生产,不仅提高了半轴套管的质量,更极大提高了车间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王洪君在半轴套管制造上的技术突破也迅速被同行关注,不少企业提出要进厂参观。

“在当时这是企业内部一次很重要的技术突破,是拒绝同行参观的,这项技术后来在行业里保密了几年之后才公开。”王洪君回忆说。

王洪君进入农用车行业时,流行于国内农用三轮车市场的车型多数比较古板,而在满足实用性之后,用户在外观上表现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王洪君认为应该在市场上研发一款老百姓认可的车型,除了性能,外观设计也要讲究,不仅要让老百姓觉得方便,也要有面子。

“外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产品整体概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这一次,他将仿生技术运用到了农用车的外观设计上, 仿照一些生物特性,在车辆挡风板、灯具、版型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开发,在市场推出更新颖的农用车。这次外观上的革新,市场给了他极好的反响,产品投放之后很受老百姓喜欢,企业的产销量也实现翻番。

展会现场备受关注的中通巨龙


华丽转身成车企副总 初涉电动汽车创造行业奇迹

当自己一切都变得安稳时,他做了一个让家人都反对的决定。2011年6月,这一年王洪君48岁,他决定放下眼前的安逸,决心去做电动汽车。

在第一家企业工作20余年后,王洪君进入第二家车企,此时他已经华丽转身,从原先的技术岗转为企业常务副总,分管销售、质量、售后以及产品定型等业务。他在这家车企服务了3年多,借助自己分管市场的机会,他对需求把握更精准,对细分领域的市场了解也更深刻。“从那时候起,我就在不断总结,不断摸索,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与终端市场的接触,王洪君对好产品也有了自己一套认识。在他看来所谓好产品就是适应市场,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王洪君告诉记者,坚定的市场观点对自己今后做产品规划起到很大作用,尤其是进入电动汽车行业后,他始终注重从这两方面打造企业产品。“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必须结合好,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快速发展。”王洪君总结称。

从技术转型到企业管理,虽然具体工作与前20多年完全不同,但他却找到了彼此的联系。他融会贯通地将过去技术工作中的创新精神带入管理工作,并迅速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上取得突破性成果。

王洪君回忆说,当时企业要搞一个计算机管理系统,将整个企业从产品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产品制造等环节都纳入计算机管理。为了突破这个管理难题,他组织团队对整个项目进行了“解剖”,制定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系统设计了包括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系统)、工艺管理系统等。

中通巨龙旗下E100小型电动汽车

通过整体的计算机系统,当时就在市场实现了批量定制的功能,用户根据产品组合,结合自身需求,科学定制自己想要的产品,而企业则根据需求统计做出适应市场的产品规划及推广计划。这在当时的国内企业里无疑是先进的,作为的企业管理的成功案例,北京大学管理学院特意将此作为一个案例进行解读。“当时所有东西都在系统内,每项工作都通过数据化的形式呈现,通过数据对管理进行提升。”王洪君说。

让一个做技术的分管市场,对王洪君而言“交流”是最大的挑战。但好在此时王洪君已经拥有了20余年做产品的经验。凭借自己对产品的了解,他从用户最关心的产品入手,用真诚赢得了消费市场的尊重。总结自己的转型经验,王洪君这样告诉记者:“我认为交流不在于你多么能说,而是怎么会说,能让客户认可你的想法,这才是真正的交流到位。真正的交流不是夸夸其谈,对客户要真诚,用诚信去交流,任何做销售的人都应当对产品十分了解,我想这是我从做技术转型做市场后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中通巨龙E100

 

从“0”到“1” 打造中通巨龙

王洪君用三年时间在第二家车企打造了一个行业知名品牌,而这家企业也在今后迅速成长为行业的核心企业。在这三年当中他对整个小型电动汽车市场有了系统化的了解和认识。依仗自己在国内农用车市场20余年的产品及市场经验,王洪君十分看好小型电动汽车的市场及未来。

“我认为这个产品(小型电动汽车)是个好产品,是一个符合老百姓需求、接地气的产品,产品技术也基本趋于成熟,同时市场的刚性需求也比较大。整个产品定位就是给老百姓提供代步用车,代替目前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王洪君说。

起初进入小型电动汽车行业,摆在企业与王洪君面前的除了对市场及未来的自信,剩下的都是一张白纸。对他而言,在全新的领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摸索,但这也恰恰是他多年工作以来保持的优势,他很快又在这全新的行业里创造了一项奇迹。

为了尽快完成厂房建设,投入生产,王洪君带着整个团队开始了“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那时每天都有新的目标,新的计划,每一项都要想着办法及时完成。”此时,王洪君离家并不远,但在推动整个项目进程中,他常常三四个月回不了一趟家,车间成了他工作和休息的全部场所。功不唐捐,他的执着与钻研也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回报。

“我们在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全部建设,对行业而言,这也是一个奇迹。”回忆起当年,王洪君在描述这个结果时表现得极其平淡,这也是他为人处世的风格,无论是站在高处,还是深入基层,他始终保持着谦逊。也许于他而言,所谓商海也是一场“修行”,而修行不仅是抬头看天,也要低头学会谦卑和虔诚。

“我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用自己积累的经验服务社会,给老百姓造更好的车。”这是王洪君放下所有光环打造“中通巨龙”的理由。

中通E100-S

 

今年是王洪君进入电动汽车行业的第六年,也是他在中通巨龙的第三年。2015年中通巨龙成为小型电动汽车行业十大最受欢迎车企,2016年在全国小型电动汽车测试大赛上中通巨龙旗下车型也在综合性能测试中表现不凡,而王洪君本人也得到整个行业的认可,获评行业领军人物。如今的中通巨龙已然成为小型电动汽车行业内的核心车企,但这一切回到三年前却只是一个“零”。

“领奖的那一刻,百感交集,眼泪都掉下来了,这些年的付出被行业同仁所认可,我确实很感激。”面对今天的成功,王洪君如是说。

三年前,刚刚萌芽的中通巨龙还在中通集团的一个车间内进行产品研发制造。三年后这家车企不仅按照国际化标准建成了汽车四大生产工艺,拥有独立完整的厂区,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团队,还为整个市场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优质品牌。这一切对在汽车行业摸索了20多年的王洪君而言来得既艰辛,却又水到渠成。从最初打造中通巨龙,他就努力让这家企业摆脱行业种种浮躁的陋习。无论是过去做产品、做市场,还是今天做企业,他始终坚持为老百姓造好车的原则。因此从进入行业开始,中通巨龙首先选择了夯实基础。

王洪君清楚做车不同于其他行业,造好产品更不能一蹴而就,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从产品、管理、营销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的基础打造,在打造基础的同时以“小步快跑”为原则追赶行业整体水平,并作出突破。即便如此,王洪君还是为这种“小步快跑”戴上了紧箍咒——以扎实基础为前提。

在王洪君的意识中,中通巨龙这三年在基础打造上一是夯实硬件基础如生产基地的建设、四大工艺的完善,其次就是技术的积累及产品的开发,而接下来当基础逐渐成熟,市场将是企业重点发力的地方。“如果没有打好基础就开始跑,那很可能就偏离轨道了。”在行业产品同质化、价格战愈演愈烈时,很庆幸中通依旧突出重围,坚定了初衷。

如果说三年前摆在王洪君面前的是一个“零”,那今天摆在他面前的已经是一个“1”,而接下来的日子他将面临更多的难题,在破解这一个个难题之后,他需要带着企业把这个“1”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中通巨龙旗下纯电动物流车

以市场为导向 实现百亿企业目标

“我们要做小型电动汽车的领航者和制造专家,进入行业前三名,这是我们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先从产品、品牌、市场、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做成这个行业的领航者。”王洪君说。

王洪君向记者坦言,中通巨龙可以在十三五期间实现这个目标。关于目标,他表现得很自信,这源于他对市场的了解,对需求的尊重以及对资源的整合。王洪君认 为小型电动汽车虽然眼下遭遇不少政策、标准与管理的尴尬,但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依旧被看好。他认为小型电动汽车与三轮汽车及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很相似,前者早前也不被看好,但最终畅销了20余年,后者在保有量及年产销量上则更是惊人。在小型电动汽车标准及管理上,王洪君更倾向于分离管理或欧盟标准。王洪君说,目前小型电动汽车的市场依旧在县城以下及农村。如果能参照原来三轮汽车的标准管理,老百姓的接受程度会更高,也更符合市场规律,市场也会更广阔。

立足未来,王洪君为中通巨龙做出了清晰的规划。他认为目前企业在战略上要进行资源整合、顺势而为、追赶超越。就产品开发而言,在新能源物流车领域企业要整合中通集团的资源,目前企业已在新能源物流车上拿下资质,市场推广也会迅速开展。在高速车领域,中通巨龙同样根据市场实际作出了差异化布局,专注打造小型化高速车,避免与传统汽车争夺市场。在高速车打造上,目前中通巨龙已经整合了集团、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资源,资质申报工作已在积极展开。

“我们未来的方向一是做好小型电动汽车,二是做好电动物流车,在做好这两者的同时做好高速电动汽车,我们说的高速车也是基于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物联网化的小型高速车。”就做未来来说,市场的需求依旧是王洪君考虑的核心要素。可喜的是目前中通巨龙旗下电动汽车在产品开发上已经拥有了时速50公里、70公里、100公里的车型,在产品升级换代上技术已经不再是王洪君担心的问题。对他来说,未来如何让企业产品更好的接地气,这才是考验企业的关键所在。

王洪君向中国电动汽车网(www.cnev.cn)记者透露,按照企业规划,中通分为三期实现,第一期用地500亩,第二期用地600亩,目前第一期已经完成,第二期、第三期建成之后,企业一年产销将达到30万辆,实现销售过百亿元。

实现这些目标,王洪君也早早开始了布局。截止目前企业已经与意大利、克罗地亚的高校及欧洲汽车研发设计团队达成合作,共建电动汽车管理系统,这套系统是包括双电机、驱动系统等在内的前沿性技术。对此,王洪君很自信地表示,接下来的一到两年内企业将在这个领域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为老百姓开发更好的车型,企业目前正在和意大利的两家公司合作开发全新车型。

从“零”到“1”,未来的王洪君还要为这个“1”添加更多有价值的数字,创业不易,做实业更不易,而让老百姓认可更不易。三年后的今天,当这位行业领军者站在自己一手规划和设计的厂区,看着一辆辆悬挂中通巨龙标志的电动汽车驶出车间,走向市场时,他平静如初,用铿锵有力的笔法写出了这样一句话: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 摩托车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摩托车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