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信很多朋友并不了然。众所周知,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构成了经济的需求侧,而与之对应的则是供给侧。以前提到经济增长,条件反射就是扩大需求、刺激消费,但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现在要换一种新思路、新模式,这就是习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经常提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中国摩托车产业投资严重过剩,而且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上,对于高端技术的研发投入非常少。而由于国内的摩托车市场环境,造成了中国的摩托车消费动力明显不足。至于出口,越南市场的版本还在其它海外市场重复上演,因此,出口状况令人担忧。摩托车行业增长的三驾马车如此乏力,整体经营状况不佳自然在情理之中。
摩托车产业的现状以及症结,已经非常客观地摆在人们面前,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与消费市场不断萎缩,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摩托车高端技术的短缺,也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客观地说,中国目前的产业现状,就是大批量中低端产品的市场争夺,竞争非常残酷而激烈,甚至时常演变为价格战,这是非常短视和不健康的发展之道。
因此,在新经济形势下,摩托车产业的结构性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纵观国外知名摩托车企业的发展之路,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宝马,还是哈雷,或是日本的四大品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家企业都掌握着摩托车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并以此为基石,演变出多个系列的摩托车产品,不断赢得各个细分市场。而市场的利润又大量注入到发动机研发,使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由此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而没有发动机核心技术的摩托车企业根本无法生存。因此,到最后,剩下的只能是少数掌握发动机核心技术的企业。
而反观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却走着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国内具有摩托车发动机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实并不多,有影响力的也只有几家,可为什么却有着大大小小这么多摩托车企业存在呢?这是因为国内的发动机生产企业除了自己生产整车,还将自己的发动机产品投放市场,从而造就了许许多多摩托车组装企业。同时,这些摩托车组装企业生产出来的摩托车,又与这些发动机企业生产出的摩托车分食市场份额,成为竞争对手。这种现象可说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在世界任何地方,除了宝马公司自己上,其它品牌别想买到宝马的发动机,本田、铃木、川崎同样如此,这就是核心技术的垄断。
那么,中国摩托车应当如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
笔者以为,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摩托车发动机生产企业,应当把重心放到发动机技术性能的提升上来,形成自己独有的技术壁垒,因为核心技术是无法在短期内被模仿和复制的。然后再以发动机为基础,挑选合格的摩托车整车配套企业进行合作,发展自有品牌的系列摩托车整车产品。当然,这个过程,发动机产品绝不能进入市场。
唯有如此,中国摩托车行业就会自然形成一道非常高的准入门槛,这个门槛并非是官方的合格证门槛,而是技术门槛,那些没有发动机研发生产能力的组装企业,自然会被市场淘汰。这样,中国摩托车行业或许会由此走上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