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品牌摩托车确实在外观设计上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但是非得扣上“抄袭”的帽子,似乎对自主摩企来说也颇有些委屈,“借鉴”可能更贴切一些。
“借鉴”是任何后发起来的企业,在不具备系统设计及正向设计能力的创立之初,从无到有,通过逆向开发的方式,去借鉴或模仿成功企业先进的产品、技术和外观等发展经验来提升自身发展能力,然后逐渐地形成自己的产品,这些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摩托车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地摸索、学习,形成了自己的产品以后,或者说通过逆向开发、借鉴的方式,形成自己的产品以后,经过市场的考验逐渐被消费者认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竞争力或者自己的品牌以后,才可以逐渐地放弃这种逆向开发的方式去实现真正的正向开发,最终建立自己完善的研发体系,同时通过大量的人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研发设计能力,形成自己品牌的风格,一步一步地达到自己的品牌,提升品质,完成摩托车从设计、研发到生产、销售的整个环节,形成自己的研发能力。
所以,对自主品牌摩托车来说,我们总是在借鉴中前行。但是,自主摩企切不可在利益地驱使下弱化了品牌在自主设计方面的打造。
有战略思维的摩托车企业一定会打造自己的品牌,坚持正向开发,形成自己的产品系列。如果一味地走逆向开发和借鉴的方式,它是不会形成自己的风格的,也不会使企业获得长远发展的。
现在自主品牌摩托车能够偶尔产生一个爆款车,但这个爆款车可能不会长久地被市场认可。要改变这种现状,企业应该在具有比较充足的或者是充分的研发投入、人才队伍和核心技术的掌握上下功夫。不光要讲究人才数量,还要在高素质设计人才都具备的情况下实现跨台化的开发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一个品牌能够持久长期地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打造自主品牌的品牌价值,形成长久的竞争力。这一点需要自主品牌摩托车企业要做好长久打算的。
抄袭不对,借鉴无罪,但只有真正的正向研发才是摩托车品牌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之策。我们要对抄袭,大声的说“不”,或者呼应国家,能够对所谓的抄袭和借鉴上有一个更清晰的判罚,不让更多的人再去钻空子,否则市场永远处在低端竞争的状态,劣币驱逐良币,永远优秀的搞不过投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