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件进口仍受政策制约
再制造产品的货源是很多再制造企业关注的重点。从目前情况看,独立的再制造企业从市场上回收旧件渠道阻碍重重,回收成本较高、政策限制也很多,因此很多企业寄望于旧件的进口,但这一方面的政府政策同样有待突破。
不过摩托车零部件旧件的进口难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不少企业认为,当前解决再制造旧件货源问题的更现实做法是依靠整车厂的配套渠道。不仅在旧件回收上可以借助这一渠道,在后期的再制造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也应该成为主要渠道。毕竟摩托车零部件的再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这个供应链条上的各方共同协作,才能顺利推进。
再制造产品的保修问题同样重要
在维修市场,如何让消费者接受再制造产品的质量,确保消费者使用再制造产品时权益不受损害,也是众多再制造零部件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对保修期内使用再制造产品的风险和影响作出全面分析,要多角度思考再制造在保修期内的实际使用需求,以实现合理运用。
对再制造零部件的质量界定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针对再制造零部件产品质量要相当于新件的说法,不少人士认为,这里的质量应该强调的是性能指数,而不是产品寿命,因为再制造产品的寿命无需与新件相同。但再制造产品要在质量上赢得市场的最终认可,最好的办法就是由原来的供应商从事该零部件的再制造,因为其更了解该产品开发、使用中的关键技术和性能指数。而要增强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认知,仍需要加强其主流售后服务渠道的推广力度。
目前看,我国摩托车零部件再制造业短期内仍无法快速发展,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循环节约型经济走向的驱使,我国摩托车零部件再制造市场的发展仍让业内各方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