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新能源车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摩托车资讯 » 国内资讯 » 新闻中心 » 正文

从“缯帛缠树”看电摩 “禁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09  来源: 中汽协会  浏览次数:399
核心提示: 禁摩禁电,官方理由不外乎交通事故频发,难于管理。实际上,最根本原因就在于难以管理,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其黠者颇觉之,见以缯帛缠树,曰:“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人惭不能答。”

  城市管理需要换位思考,民生比维护形象更为重要。

  继广东、深圳“禁摩限电”以来,北京又出台规定,10条道路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北京一直是全国效仿的对象,相信很快会有更多的城市出台加入禁限电动车的行列。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是最符合我国贫富差距不均衡,人口众多基本国情的民生工具,有着广阔的社会需求。从世界来看,摩托车、电动车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也应用广泛。对于这样一种符合老百姓需求的工具,为什么我们不仅不鼓励,反而通过非市场手段限制打压。
禁摩禁电,官方理由不外乎交通事故频发,难于管理。实际上,最根本原因就在于难以管理,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资治通鉴》中有这么一段描写诸蕃酋长来访,隋炀帝的作法,这与我们现在的做法何其相似。“胡客或过酒食店,悉令邀廷就坐,醉饱而散,不取其直,绐之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惊叹。其黠者颇觉之,见以缯帛缠树,曰:“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人惭不能答。”

  骑摩托车、电动车的都是什么人?打工的、送快递的、接送孩子上学的老人、上班工薪层。他们风里来,雨离去,冬天还“裹被”(冬天骑车都披着厚厚的挡风被),骑摩托车的形象肯定不是什么‘高大上’,再加上部分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抢闯红灯,占行机动车道(这里也有很多是机动车原因,右转弯不让非机动车,停车占用自行车道)。那么多外观和驾驶员形象又不那么养眼的摩托车、电动车行使在路上,钻来钻去,没事还敢抢在汽车前面。城市管理者看了,什么感觉?这么混乱,明显有损城市管理者的能力的评价,有损城市形象。

  由于摩托车难于管理,影响城市形象而直接禁掉,那和古代“缯帛缠树”和现在的“遮羞墙”没有什么区别。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必然要经历这一阶段,总是通过这种老祖宗都用腻的“禁限”手段,清除不符合城市管理者衡量标准的事物,明显是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相违背的。
有人会说,城市在改善交通方面也做了努力,增加了公交、地铁线路,你可以远途坐地铁,短途骑自行车。公交、地铁再发展也远远满足不了城市出行的需要。先不提公交、地铁是否能把尊严“挤掉”,在时间上为了准时,就得提前半小时到车站去等公交。如果小学生坐公交车上学,7点30到校,坐公交需要半小时到校的小学生,你可以想想他们需要几点起床。

  再说骑自行车,如果仅仅是满足上班需求,青壮年骑自行车没有多大问题,就当锻炼身体。但老年人和接送小孩的人呢?夏季三十多度,路上经常有上下坡。自行车道被汽车停占,经常要去借机动车道。尤其是公交车进站时,自行车被挤得靠边、再靠边,心理素质不行的直接摔倒。骑车者累得大口吸着雾霾和汽车尾气,感觉前路漫长。
城市管理需要换位思考,民生比维护形象更为重要。
摩托车三十年前就禁了,到现在也没有解禁。广大人民放弃了三十多年使用摩托车的权利,来等待城市管理能力的提升,使摩托车能够规范上路行驶,但现在也没有实现。
如果城市管理者能一直包容、平等的看待摩托车,不总想着将禁限做为管理的最后手段,在道路规划设计上、管理上考虑到摩托车,经过这么多年积累,我们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足以解决目前电动自行车上路存在的问题。
如果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禁了,老百姓的需求仍在,那么下一个该禁的是谁?

 
 
[ 摩托车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摩托车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