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制造,不得不提到一本很有趣的书《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由美国记者萨拉·邦焦尔尼根据真实经历编写。这一切源自2004年圣诞节, 萨拉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有25件,同时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面对此情此景,她不禁想到: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生存下去?于是萨拉突发奇想,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全书按实践顺序讲述了这场有趣却又充满挫折的真实历险,最终在2006年元旦,萨拉全家很高兴地与“中国制造”重修旧好,而作者关于中国制造的最终认识为,“价格最终总是战胜我们的价值观,我们无法拒绝中国制造的产品。”
摩托车制造业剖析
再回到摩托车制造业,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年,摩托车产销量分别为1883.22万辆和1882.3万辆,比上年下降11.6%和11.7%。其中,二轮车产销1661.73万辆和1660.59万辆,比上年下降12.2%和12.4%;三轮车产销221.49万辆和221.71万辆,比上年下降6.2%和6%。2015年摩托车产销量已连续四年下降,创近10年来新低。
从整体市场产销量、出口量来看,中国摩托车制造业无愧于全球第一,根据摩托车合格证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国内销量(不含正三轮)为849.28万,比2014年同比增长4%,而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摩托车出口量为850.75万,比2014年同比下降8.28%,出口总额为45亿美元。而日本摩托车产量为52万,出口量接近42万,进口量41万,国内销量37万,欧洲摩托产量为50万,出口总额17亿欧元(参照欧洲统计局2012年数据,约19亿美元),进口总额28亿欧元(参照欧洲统计局2012年数据,约31亿美元) 。
因此,单从国产摩托车的出口数量和出口额度比较,中国制造的价格因素尤为突出,那实际是否是这样的呢?
数据呈现
接下来,我将以2015年1-10月份的摩托车整车出口海关数据为依据从几个纬度一一解析,2015年1-10月份,我国摩托车出口总量为706万辆,出口总额为38亿美元,具体解析如下:
目标市场分布(出口总额)
从出口目标市场来看,我国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南美洲,而发达国家集中的欧洲和北美洲占比不到15%。
排量分布(出口总量)
从排量分布来看,我国摩托车出口主要集中在200排量以下,而200CC排量以上占比2%,250CC以上排量占比不到1%, 250CC以上排量出口总量仅有19293台。 500CC以上大排量2021台,其中隆鑫6台(平均RMB售价2.8万),钱江1375台(平均RMB售价2.4万),春风467台(平均RMB售价2.3万),嘉陵31台(平均RMB售价3.3万)。
排量分布(出口总额)
与出口总量排量分布存在差异的是,由于排量增大,整车价格提高,200CC排量占比出口总额4%,250CC以上排量占比1%。
价格分布
而从整体价格分布来看,我国摩托车出口主要集中在1.5万/台以下,其中3000元和4000元以下是主流。还记得《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中,萨拉写到美国人会对买一双 60多美元的童鞋感到很神奇,值得我们反思,国内很多企业的出口产品由于17%出口退税,其产品价格比国内售价要低。
十大目标市场
2015年我国摩托车十大目标市场占年度总出口总量50%以上,主要分布在亚非拉地区,针对几个代表性国家市场状况,我们做简要分析:
菲律宾
去过菲律宾的朋友,普遍认为菲律宾是个摩托车王国,在这里基本看不到自行车,除了像首都马尼拉这样的大城市,其他地区摩托车就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很多小城镇摩托车代替了出租车用来载客。
据东盟汽车联合会(Asean Automotive Federation)数据统计显示,菲律宾摩托车市场自2003年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从2003年销售32.6万辆,到2015年菲律宾两轮摩托车全年销量85万辆,较2014年790,245辆销量增加7.6%,呈稳步发展态势。
菲律宾摩托车市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本田(菲律宾)公司、菲律宾国产摩托和中国摩托车,呈三足鼎立态势,竞争激烈。
墨西哥
自2010年以来,墨西哥摩托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2014年摩托车市场销售收入19.8亿美元,销量规模达到320.9万辆,2010-2014年销售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3.5%,2010-2014年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6.4%,,呈稳步发展态势。
缅甸
缅甸是近几年我国摩托车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2013年我国向缅甸出口的摩托车整车为83.52万辆,出口金额为3.57亿美元,2014年,出口整车95.7万辆,出口金额4亿美元,而2015年整体下滑20%。缅国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我向缅出口的摩托车仍以中低排量为主,其中以100-125cc的产品为最多,车型也因其道路条件、气候及民族服装等因素影响,以弯梁车为主。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分析,在缅甸市场,有大量有出口资质的中国企业,通过采购便宜的不合格零部件组装(整车寿命只有2年)整车,以1500元价格在当地低价销售,对中国制造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是我国摩托车产品近年来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出口数量达到153万辆、5.17亿美元,为我国摩托车产品年出口单个国家的最高值。
尼日利亚人口总量约为1.68亿,为非洲第一人口大国,是典型的单一产品经济,原油出口占尼出口总额的95%以上,石油收入占尼财政收入的80%以上,公共交通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摩托车是大众最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
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下降超过50%,尼日利亚经济增速出现下滑,而人口增速依然维持在3%左右,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尼人均收入随之减少,人均收入约为2550美元,同比下降18%(IMF),同时2015年非石油产品出口额由2014年的105.3亿美元大幅却下滑至43.9亿美元,经济形势严峻,影响了其进口市场。同时由于日本、印度摩托车同行竞争,我国摩托车近几年销量大幅下滑,2015年降幅达近50%。
阿根廷
自2003年以来,阿根廷的摩托车销量大幅增长,2003-2008年增加5倍,同期摩托车进口量增加了60.9倍,2007年已达到68万辆。中国在2008年已经取代巴西成为阿根廷最大的摩托车进口来源国,中国产品在阿根廷进口摩托车中的比例达到了50%以上。
企业销量分布
从出口厂家来看,有309家厂家参与了出口,其中有170家企业出口总量低于1000台,而205家厂家销量低于10000台。
中国摩托车制造业发展命题猜想
第一问:中国制造是否在依靠价格打天下?
萨拉关于中国制造的最终认识,“价格最终总是战胜我们的价值观,我们无法拒绝中国制造的产品。”,难道这就是中国制造的魅力吗?
关于中国制造,关于制造大国和制造强国的声音,政府、媒体、公众都在提及,而通过摩托车行业的出口数据分析,我们也能感觉到我国摩托车确实是具有价格魅力的。
80%以上的目标市场集中在亚非拉,98%以上的排量集中在200CC以下,整体售价集中在3000-4000元及以下,十大目标市场国多为发展中国家且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这就是事实,虽然我们不愿意承认。
第二问:中国制造的价格魅力是否还能持续下去?
如果我们的摩托车行业在海外市场能够长期维持这种价格魅力也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是全球市场并不单独属于中国制造,同样也不单独属于中国摩托车制造行业。
还记得10年前在提及中国制造的时候,国内外一致发声,中国制造具有诸如劳动力成本、投资成本优势等等,而近几年这种声音在减弱,没错,是在减弱。
回到摩托车制造业,在80%以上的目标市场集中在亚非拉的中国摩托车制造业正面临着印度、泰国、越南等国的激烈竞争,如上文提到的尼日利亚。同时,在欧洲市场,印度、泰国、越南保持快速增长。
第三问:中国摩托车制造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关于中国制造,政协委员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两会期间谈到,“低端制造业,我们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现在竞争不过东南亚等国家;高端制造业,尽管发展很快,可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现在中国的工业处于中间地带,受到两头挤压。”
再次回到中国摩托车制造,“中间地带,两头挤压”好像也是行业现状,我们98%以上的出口产品集中在200CC小排量,250CC以上排量销量不到两万台,占比不足1%,也反映出了这个问题。参照日本摩托车出口数据,2015年日本摩托车出口总量为41.76万辆,75%销量集中在250CC以上车型,73%销量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市场。
因此,中国摩托车制造业的转型,我们需要关注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第四问:中国摩托车制造立身之本在哪里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号召,“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这一号召体现了对中国制造“量”的形象向高品质的形象转变的期待。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摩托车制造业在全球市场完成了布局且取得了成绩,尤其是在200CC以下小排量,但小排量并不意味着低成本、低品质、低收益。关于品质,笔者接触到的不少车友对国产品牌存在诟病,买车后成为“修车工”、各种“问题”,让车友对国产“想说爱你不容易”,不省心。而在车友抱怨的同时,作为企业也开心不起来,以出口数据为例,有些企业进口出口量较大,但企业盈利又有多少呢,多数车型单台车利润不超过4000元。
以日本为例,2015年日本国内新注册摩托车总量为37.3万,其中125CC排量以下占比77%(50CC及以下占比52%,51-125CC占比25%),且在欧洲市场小排量摩托车也有一定的占比。
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大排量开发也是必行之棋,这几年国内进口大排量车型增速明显,对水车市场进行了一定冲击,同时也反映了国内车友对大排的情怀。
笔者认为,工匠精神引导下的小排提升品质+大排开发上市是中国摩托车未来的立身之本,而简单的加工组装和低端出口会害了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