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宾护卫队苦练慢行技术
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领队吴万涛和他的队员们都觉得自己做了件极光荣的事情,在“9·3”阅兵式上,他们要用世界外交活动中的最高礼仪为那些代表着正义与胜利的老兵们保驾护航。起初,方队面临的难题是如何让265公斤重的两轮摩托低速行驶至每小时10公里还保持整齐。如今,在训练基地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队员已经能够做到低至时速7公里,通过天安门不差毫秒。
如何受阅?
45辆摩托时间精确至1毫秒
日前,北青报记者前往基地采访时,队员在框定轮胎的极狭窄的道路上依次驾驶通过,身姿挺拔。
在即将举行的胜利日阅兵中,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将首次护卫抗战老兵和支前模范乘坐的车辆接受检阅。
摩托礼宾护卫方队一共由45辆摩托组成,队员将驾驶改良后的白色国产摩托,身着绿色国宾护卫礼宾服,佩戴多功能头盔等装备。由于抗战老兵、烈士子女和支前模范的车辆最先通过天安门,而摩托方队要在前方与两侧护卫,所以这也意味着,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将在分列式中第一个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方队领队、武警北京总队某师副师长吴万涛告诉记者,摩托车礼宾护卫队的压力很大,“阅兵时喊出‘阅兵式开始,标兵就位’,飞机飞过,我们候场,嘉宾就开始看向我们这边,一直到通过天安门以后的疏散线。”
长安街上,已专门为摩托车画出了两条笔直的白线。根据抗战老兵与支前模范车辆的规模,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也成为最长、最宽的受阅部队。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的时速被要求为每小时10公里,后面跟着的是徒步方队中的三军仪仗队。“所以,我们不仅要有一个漂亮的面孔,还要有一个漂亮的背影。”吴万涛说。
从调整线到疏散线全长783米,方队训练按照用时4分41秒56进行。
如何训练?
突然发难锻炼“骑士”心理素质
在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设计的三阶段方案中,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护卫训练课目包括窄路驾驶、“S”形绕杆、蛇形绕点、“8”字绕圈等。吴万涛介绍称,对于“8”字绕圈,连续不间断的旋转让在旁看着的战友都能头晕恶心。
经历过道路驾驶后,队伍开始练习编队行驶,训练的编队队形包括一字队形、两路队形、前卫队形、菱形队形等。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训练环节,这些“骑士”最后要过的一关实际上是心理素质关。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完成受阅任务的关键,作为摩托车护卫队员,我们是单兵作战。”吴万涛说,摩托车护卫队员与一般方阵的队员不同,每个人处于单独的空间内,前后左右很大距离内没有战友。“打个比方,我们的坦克车、装甲车阅兵时是一个车组,里面至少四个人,虽然他们之间不说话,但这就像晚上走夜路似的,几个小姑娘走夜路,虽然黑乎乎的,但起码有伴,心里踏实。我们队员骑辆车就是单兵作战,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心理素质必须强大,必须具备遇事不慌、处变不惊的过硬素质。”
为此,方队采取专门的心理训练与其他课目训练相结合的方法,邀请心理训练专家进行辅导。额外设置穿越轮胎墙,竖桩障、砖障、木块、排障等训练课目。在护卫技能、队列训练中运用“噪声干扰、模拟对抗、故意发难”等手段,使队员达到“处乱不惊、例行处置”的境界。
如何故意发难?吴万涛介绍称,比如,行进中突然“给你一嗓子”;设置路障,突然放个水壶在中间;设置人员突然走上去把队员的钥匙给拔了,或者把开关关了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一开始队员有各种各样的反应,有的人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形。以最后拔钥匙为例,吴万涛说,淡定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应该先把钥匙捡起来插上重新启动,没拔钥匙把开关关了的,应该重新启动开关。整个过程要保持平稳。
“如果出现突发情况,得处置得让别人看不出来,心平如镜。”吴万涛说,现在,经过这种心理素质训练和考核,剩下的这些队员已经能够做到处变不惊。
如何慢骑?
训练先快后慢对摩托进行改良
10公里的时速要求,把摩托车编队行进难度逼到了极限。
吴万涛介绍,作为日常担负国宾护卫任务的专业分队,他们在担负护卫任务时,对摩托车的要求是“又快又稳”——在高速公路行驶时,速度要达110公里/小时,即使在市中心区域行驶,速度也在70公里/小时以上,就连拐弯也要保持在40至60公里/小时。
这次护卫任务则是要求又慢又稳,还要保证上场的45辆车整齐划一,用时精确。作为第一支出场的方队,如果速度过快,身后的方队就赶不上,可能会出现空当。
最开始的时候,队员们尝试了一次10公里时速的慢骑,失败了。吴万涛决定,“尊重规律,先快起来,稳定下来,再练慢”。此后,这些队员每天要驾驶摩托车跑上3万公里,先做到“人车一体”。
针对性训练时,方队突出骑线行驶和过独木桥训练,要求人均每天低速行驶不少于5公里,在队员头盔上标注记号练对正,在场地上画线标点练标齐,在反复体验中提高低速平稳驾车的能力。
后来,吴万涛把标准设在时速7公里,要求大家达标。
在加强训练的同时,今年3月10日,摩托车礼宾方队邀请8名行业专家成立攻关组,先后6次研讨论证速度比、大小齿轮、怠速、行车电脑、车速显示方式、轮胎材质和激光测距仪等六方面的技术革新。例如,将转速表由指针式改为数字式,便于调控车速;调整车辆电脑控制系统,保证怠速行驶不熄火;降低轮胎气压,增大触地面积增强稳定性。
到4月15日,攻关组和方队定下革新方案,进行量产、列装,在技术上增强了低速稳定性。
如何穿着?
着夹克式礼宾服佩戴护卫“logo”
为了让队员坐在摩托上依旧显得身姿挺拔,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的礼宾服采用夹克连体式。夹克的下摆与腰线几乎平齐,看起来挺括整齐;内衬与裤子相连接,避免了内衬外露。
与此同时,为了让队员们穿着舒适且保护膝盖,新式礼宾服裤子的膝盖处呈加厚褶皱状。头盔也进行了人性化设计,带有内循环功能,在看似封闭的头盔内,队员可以呼吸顺畅。吴万涛介绍称,即使冬天使用,头盔也不会产生影响视线的雾气。
此外,每一名队员的胸前都会佩戴专门的国宾护卫队的“logo”。“logo”里的绿色地球代表国宾护卫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盾牌”则体现了国宾护卫的警卫形式,就是为来宾建立起坚固的安全屏障;摩托车和骑手体现了新一代国宾护卫队员的英姿,展示大国外交的风范;“橄榄枝”寓意着和平,体现护卫队员爱好和平的思想;“金丝带”则代表国宾护卫队的荣誉。
45名队员都是精挑细选,身高在182厘米到188厘米之间。对于上半身身长不统一的问题,方队也对车辆进行了改良。根据队员身长,车座底下设有一个气囊似的调节装置,可以使得车座高度在3厘米内进行调整。
后期,为了能够让队员保持体能的同时不会因为高强度训练产生身体损伤,方队请来健身教练,指导队员训练。
56只旧手套构筑“手套墙”
在摩托礼宾方队的训练基地里,有一面每个路过的人都会驻足的“手套墙”。56只破旧的黑色训练手套挨个贴在墙面上,每个手套的下面是刻有队员的名字和座右铭的一张张金色铭牌。
“这是官兵在训练中,使用不到20天时间的情形。”吴万涛表示,磨损的手套,彰显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把它制作成手套墙,能让队员每天看着自己用过的手套,感受到复出与收获,培养队员的团队精神,激发大家的自豪感。
从普通一兵到礼宾方队一员,不仅身高超过180厘米,体形五官匀称,政治素质过硬,还要经历大半年的刻苦紧张训练,真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
礼仪
摩托护卫是最高礼仪
“摩托车礼宾护卫是世界各国在外交活动中迎送国宾的最高礼仪,执行这项任务的护卫队被称为行进中的‘护卫使者’和流动的‘仪仗队’。”
历经多年发展,中国于1984年7月正式成立国宾护卫队,隶属武警北京总队。方队的官兵全部来自国宾护卫队。这支部队主要担负来华国事访问的国家元首和正式访问的政府首脑,在抵京、离京及出席欢迎仪式的行车途中,以摩托车编队的形式,对主宾车辆实施外交礼仪和安全警卫任务。
2013年4月,我国恢复国宾摩托车护卫任务,同年10月21日圆满完成重组后第一场护卫任务。重组至今,他们已完成113次重要活动护卫任务。
护卫抗战老兵与支前模范,这在我国阅兵史上尚属首次。
吴万涛说,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体现的主题特别、护卫对象特别、参阅的形式也特别,队员们护卫的是国魂军魂,是民族脊梁。
在训练基地,“以胜利者的姿态走过天安门”的红色横幅一直挂在醒目的位置。
除了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外,此次阅兵式中,武警还派出徒步方队、反恐突击车方队、国旗护卫队和礼炮分队,参与阅兵式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