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二代的别样接班生活
或主动请缨,或顺势接手,如今挑起重担的摩二代,做得似乎并不比父辈差
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摩托车经营不仅是资本、品牌的竞争,更是经营者综合素质的较量。
与其他商业一样,摩托车经营也是关于美好生活,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梦想。
寻找“摩二代”的采访中发现,这群年轻人在父辈的引领下更快地进入了角色并迅速成长。虽然出身、学历都更高一层的他们,免不了和父辈产生碰撞、冲突,但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并没有降低父辈对他们的信任。
正如一摩一代的观点,“年轻人热爱这行业,他一定能够做好。”
顺水推舟的接班
2009年全面接手了老爸经营的美的车行后,如今的黄荣伟也逐渐上手了。与大多数的乡镇经销商一样,黄荣伟的车行从以前的维修档口起家,逐渐进军品牌经销。
近几年来,市场竞争加剧,消费二极分化,品牌洗牌提速,变化远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
黄荣伟经营的品牌也不断变化,由以前的杂牌车、助力车,慢慢升级到二线品牌的大阳,最后抓住了豪爵铃木。黄荣伟认为,如今的市场已是高度品牌化的市场,“不做个合资品牌迟早会死。”在经营豪爵铃木之前,他曾经与记者讨论过经营凯骑、小刀、飞肯、华日、三野等品牌,也考虑过经营电动车三轮车、两轮车等。
市场销量、利润双下滑,如今的摩托车市场早已不是香饽饽,当地很多70后、60后的老板都退出或转行。黄荣伟也坦承,他与父辈的文化水平相差并不大,老一辈在经营上会比较保守,很多市场推广并不敢放开来做,年轻人就有那股冲劲,更敢放开手脚来做。
更重要的是,在朋友中,他并不认为经营摩托车是件丢脸的事情。“不做摩托车,暂时也找不到其他更适合的项目了。”
勇于尝试的接班
在微信里,“摩二代”朱建新将自己的名字取为“梦想家朱建新”。他用马云的一句话鼓励自己:人还是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怎么办。
2011开始入行,跟着老爸学修车、卖车,2013年就开始全面接手车行,1993年的朱建新在当地的摩托车业内,是正牌的摩二代。
朱建新坦言,如今他经营的摩托车行,已难复制父辈当年的辉煌。父辈从1986年开始修车,1998年正式经营品牌整车,年销量曾达800台。这对于乡镇商家而言,已是很漂亮的数据。
目前车行经营的品牌有豪爵铃木、豪天、爱玛等,年销量在500台左右。豪爵县级经销商对朱建新目前的状态给予了肯定:“有理想、有决心,只要大家帮忙,相信三五年后他肯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以前家家户户觉得摩托车最方便,但现在就都想买汽车。时代已经变了。”朱建新表示。上一辈人买车都买经典款,如CG、太子等。但如今在当地,踏板车的量已经超过了CG、太子。“卖那些车也没意思,价格低,利润薄。”朱说。
对于品牌的理解,朱建新表示,“以前的消费者,讲的是朋友、亲戚间的信任,比如你认可我爸,那我爸推荐给你的车,你会信任。现在不一样了,消费者认可的是品牌,老爸说啥都没用,消费者一进店,就指定要哪个牌子。销售员已很难主导。”
对于一线品牌在乡镇网络的推广,朱看来,品牌需要“总经理”(县级经销商)的角色,同样也需要“经理”的角色,乡镇的“经理”,就可以帮“总经理”把这个镇里的市场、车型分销、利润成分规划好。
巨人肩膀上的接班
刚从加拿大学成归来的徐浩伟,扛起了江门大立川崎店的工作。徐浩伟从小并不太喜欢机械的东西,大学选修的课程与电脑数据处理有关。加拿大留学期间,他认识的一名香港赛车手,逐渐改变了他的想法,并让他爱上了汽车、摩托车。
作为广东省内最大的摩托车经销商之一,大立车行的实力不容置疑。能够获得在大立川崎店掌柜的机会,对于很多年轻人都是极佳的锻炼机会,但对徐浩伟而言,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特别是刚从经验丰富的前店长手中接过管理的重担。
徐浩伟告诉记者,前一任店长梁一君是一名热爱摩托,且市场经验非常丰富的前辈。在他的带领下,大立川崎店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徐也从梁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如今对市场的操作,徐浩伟定义为对前任店长战略思路的全面本土化。
谈到儿子的表现,徐锡培十分开心。“这小子其实有很多想法的,不过在大老板面前不是很敢表达,私底下他的观点是滔滔不绝的。”
“如今,跨界合作非常重要。”徐浩伟表示,目前的大牌销售要结合俱乐部、高端聚会来做,在这些活动中,如何引进合作伙伴,引进其他的利润环节,为员工创造出更多的收入,非常重要。员工获得较满意的收入和体面的工作环境后,自然会表现得更优秀。
徐浩伟比较认可汽车和摩托车同台销售的理念。“目前能买大排量的车,基本都是有汽车的人,如果有人提出五六万还不如买汽车的观点,他就不会是我们的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