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新能源车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摩托车资讯 » 国内资讯 » 热点话题 » 正文

轰鸣和飙车之外的京城摩托圈:要过“6轮生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12  来源:北晚新视觉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1095
核心提示: 深夜10点,山木(化名)准备上床休息,心里的那个靴子却还没有落下。他翻来覆去,打开手机,又在微博上留下一句抱怨:最近经
       深夜10点,山木(化名)准备上床休息,心里的那个靴子却还没有落下。他翻来覆去,打开手机,又在微博上留下一句抱怨:“最近经常有改装摩托车在窗外飙车,马达轰鸣声,让人根本没法入睡,唉,不知道他们今天过不过来”。山木家紧邻东四环外、东五环内这一段通车不久的广渠路,因为缺乏违章监控,近来成了摩托飙车党的乐园。

       对很多在上世纪80年代经历青春期的北京人来说,摩托车就像现在的棒球帽、篮球鞋、嘻哈音乐一样,是活力、激情、不羁的LOGO。这种两轮的交通工具,从一开始就伴着轰鸣、竞速衍伸出扰民和危险。1985年,北京城开始“限摩”,摩托车变得越来越小众,最终成为难得一见的稀罕物,摩托圈也越来越成为一个相对“封闭和神秘”的社交圈。
       在山木这样普通人的印象中,摩托是个负面的概念,“噪音大,还非法飙车”,而摩托圈内的摩友们却有强烈的挣脱意识。七甲(网名),北京摩托联盟副会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态度鲜明地将非法改装和飙车排斥在摩托圈外,“现在真正骑摩托车的,是一群热爱自然、阳光、清风,充满正能量的男人。”
       圈子不认非法改装和飙车
       在七甲位于西三旗的工艺品店里落座。关于摩托的话题,从轰鸣和飙车切入,对视摩托车作为挚爱之物的七甲来说,多少有点“挑衅”的意味。但玩了20多年摩托车的七甲沉静谦和,他递上一杯茶,淡然地说:“我是举双手反对改装和飙车的。”
       七甲是内蒙古人,在兴安盟广阔的天地间,摩托车是实用又经济的交通工具。
       “我最早接触摩托车,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大概19、20岁。那时候,谁家结婚要是有个摩托车做彩礼,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我那时候年纪小,家里不可能给买车,一是经济实力,再一个就是父母觉得不安全。只能借朋友的骑,我记得当时还没多少铃木、本田、嘉陵什么的,有一辆厦杏125就很好了。”
       青葱岁月中关于摩托的记忆,七甲只能模糊的记起零星片段。等到了北京,他才真正体会到摩托的实用价值。起初做旅行社生意的七甲,需要经常送票、接站、送站,为了方便,他给旅行社配了两台电动车。但电动车里程有限,需要时常充电,有时候跑在半道突然没电,“真想扔了得了”。后来,北京出现了一种油电混合的电动车,可以在烧油和用电间切换,看见警察就切换成用电,其他时候就偷偷烧油。“那种车就是打了个‘擦边球’,而且很容易坏,传动系统跑跑就烂了。”这些始终不是长久之计。2009年,七甲正式买车上牌,用上了摩托车。“车就是交通工具,不管是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只不过是大家各有特点罢了。”
       七甲说,其实所有的正规摩托车,出厂时都装了消音器,即便是“哈雷”也没有那么大的轰鸣声。几乎所有能发出巨大轰鸣声的摩托车,都是非法改装了消音器,目的多半是为了炫耀。而竞速、飙车,更是违反交通法规,应绝对禁止的。
       “我很反对飙车。现在飙车的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无非就是寻求刺激。有的年轻人通过别的渠道,有的就是喜欢飙车。飙车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我朋友圈子里的人不提倡飙车。”
       七甲透露,大多数飙车的年轻人都使用的是走私的“水车”,而且有的还没有上牌照。他们夜深人静的时候出没在车流少、没监控的路段。而在真正的摩托文化圈子里,这样的人绝不是主流。

       大贸车与水车俩圈子互不兼容
       北京的摩托圈究竟是什么样?“大约有两种分类方式”,七甲说。第一,是以人分类。有些是普通摩友,有些则是“高帅富、高大上”类型的。豪华的进口摩托车,“贵的能有50、60万元一台”,类似于高级跑车,接近于奢侈品,能消费的起这种车的收入都比较高。比如北京摩托圈内知名的“牛村”组就是“高帅富”聚集,车辆以哈雷为主,成员头盔上都有牛角图案。“牛村”里有杨坤这样的影视明星,但行事风格比较低调,活动不多,有时候一年才一次。
第二,是以车分类。主要是大贸车和水车两种。大贸车是指通过正规海关进口的车辆,而且经过正规经销商销售出去并缴纳购置税上牌可以随时更名过户的车。水车就是走私车。大贸车圈子与水车圈子,互不兼容,玩不到一块去。水车,一般都会用来非法改装。
       除了这两大类,其他再细分,就是玩的风格不同,比如有玩越野的、有玩穿越的、有玩赛道的还有玩四轮沙滩车的。
       七甲近些年一直致力于推广摩托文化、重塑摩托圈形象。他所在的摩托联盟,经常组织到河北、内蒙、山东等地的骑游活动,既是自驾游也是形象展示。联盟还资助了河北丰宁的两所贫困小学,在与其他地方政府部门的合作中,也因为健康的状态而受到欢迎。

       “只要上路都应守交规”
       从1985年限摩后销声匿迹,到近些年因为摩托文化的传播而渐渐复苏,北京的摩托圈子在缓慢膨胀。而相对于爆发式增长的汽车市场,摩托车在北京城还是小众的存在。
       在北京销售摩托车,必须有专项许可证,店面必须在四环外。北京城的摩托车行和维修点,一共才50多家,有些车行一年的出货量也不足50台。“北京的情况相对特殊一点,毕竟是中国第一个限摩的城市,而且城市交通压力非常大,所以摩托车的处境一直比较尴尬。”在组织摩托车活动时,七甲更愿意选择场地更宽敞、管制较宽松的外省市城市,在北京的一些小的骑行活动,也都分散在门头沟等远郊区县。
       “其实,我们骑车在路上,不管是汽车还是行人,都对我们存在误解。”七甲解释说,摩托车驾驶员都必须学习过交规,正规的摩托车也都达到了国四的排放标准,而且因为排放量小(最大不超过2.0),所以污染也相对较小。
       七甲觉得形制跟摩托车类似的电动车,非但不用学交规、考驾照,甚至连车牌都不用上。“电动车的数量可比摩托车多得多,而且造成的交通意外也不少,但却缺乏有效的监管。我不是反对电动车上路,咱也没这个资格。只不过,我觉得,只要上路,占用道路资源,不管是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甚至行人,都应该学习交规、遵守交规,再接受相应的法律条文约束。”

       京A牌炒到9万一块
       在交流中,七甲多次强调摩托车的交通功能,对联盟的公益活动也推崇备至,他不希望摩托车被“妖魔化”。他说北京现在大概有2万辆摩托车,京A牌照有约5000块,剩下的都是京B牌照。“多数人还是用摩托当交通工具。”
      “北京的A牌数量有限,不再增加,必须有人出你才能进。现在北京一个京A的牌照,带全套手续,可以办理单独过户的,已经炒到了9万块钱一块。”七甲觉得,普通消费者,完全没必要追求京A牌照,他说自己和摩友们倡导的是一种“6轮生活”,即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互为补充。“拥有汽车,你就拥有了一片私人空间。拥有摩托车,你就能拥抱大自然,感受阳光、蓝天、鸟语花香,哈哈。”
       惊蛰过后,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七甲正计划着约上三五摩友,去妙峰山、百花山,踏青赏花,他说那种被微风包裹着的感觉,正是摩托带给他的美妙。

 
 
[ 摩托车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摩托车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