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对企业来说,无论是品牌形象的树立,还是终端市场的推广,都与企业向市场投放的产品息息相关。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产品所处的位置亦非常微妙。企业需要消费者购买产品,以维持企业的正常发展,而消费者需要购买产品,用以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研发,而消费者只能从企业所推出的一系列产品中进行挑选。由此不难看出,产品其实就是维系两者互动的纽带。
在这互动关系中,企业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向自身的技术实力、制造工艺、生产成本等客观条件妥协,而消费者依据使用目的、生活环境、审美风格、购买能力等现实条件进行选择。所以,无论在哪个时代,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始终无法做到宣美契合,两者是在进行着反复地博弈,这一博弈过程推动着产品的进步与发展。最符合两者需求的产品,才能够成为双方共同认可的经典。
中国摩托车行业亦如此,产品随着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在不断地变化。当迈入2012年,我们的摩托车产品,又将何去何从?
从消费者需求看产品
中国摩托车行业具备厚重的历史基础,时至今日,在这个大环境中存在并不断演变的企业、消费者群体以及产品,对比以前已经发生了重置的变化。在消费者需求方面,近年来互联网、电视传媒、通讯行业的飞速发展,标志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消费者对于摩托车的需求出现了跨度极大的变革,而这一趋势也印证着2012年摩托车消费者诉求的改变。
动力需求的改变: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125mL级别动力平台把持着国内市场跨骑车系上量车型主流配置的宝座。不管是地势平缓的北方,还是山路崎岖的西南,125排量的摩托车基本都能满足消费者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
近几年“动力提升”成为了西南市场的主流呼声,于是国内各大摩托车企业纷纷加强了对150mL动力平台的技术研发,并着手向西南地区投放150排量新品。这一举措获得了西南市场消费者的极大认可,并对西南市场的产品格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出现了“非150mL不买”的声音。
这是消费者实际使用需求发生变化后,企业在产品层面所实现的变革。随着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国民可支配收入提升,使得消费者在消费心理上出现了改变,这一改变对企业及其产品产生极大的影响。
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者的购车意识由“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向“自己购买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方向转变,后者所占比重将会越来越大。随着150mL产品在西南市场的普及,北方市场在“自己购买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方向消费需求下,也将会出现跨骑车型主流配置从125mL平台向150mL平台过渡。而针对北方市场的150mL动力平台产品的研发与投入,必然会成为企业2012年的工作重点,这也将是国内摩托车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
用车需求的变革:对国内摩托车的消费结构进行解读,不难发现将摩托车作为生产工具的购买行为在摩托车整体消费中的占比呈现下滑趋势,而纯粹以休闲、代步为目的的购车群体却在逐年递增。
以踏板车、太子车为代表的休闲车型,在近几年颇受消费者的青睐,这是随着社会环境变化,消费者在用车需求方面所反映出来的一种趋势,摩托车企业应当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并在产品层面跟上步调。
摩托车市场休闲化风潮的崛起,其本质在于消费者群体在生活水平、购买能力获得极大提升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在摩托车产品层面上体现出来。这也意味着国内摩托车企业应当在产品研发方向上回应消费者的需求。长久以来,国内很多摩托车企业贯彻着以上量车型为主导,其它车型为辅助的产品战略。甚至有些企业完全放弃了如弯梁、踏板等车型的投入,仅以上量的老款跨骑车产品作为企业的生存命脉。在面对用户需求逐渐变迁的2012年,乃至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样的企业发展思路必将面对严厉的市场考验。
审美需求的趋势:用户群体年轻化是国内摩托车行业近向年热议的话题。国内摩托车企业在向终端市场投放新产品的时候,也本着贴合80后、90后用户群体的审美需求。个性化、运动化是这一年轻用户群体的标签,但就国内摩托车企业来说,要想马上拿出完美符合这一用户群体需求的产品,具有一定的难度。从以往纯粹的生产工具到现在纯粹的享乐玩具,这是产品定位上的两个极端方向。从当前消费者的主流审美诉求来看,这两个方向的“纯粹性”都不能很好地通过产品达成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平衡状态。
80后、90后这一用户群体,虽然在摩托车消费者群体当中所占比例呈现上升趋势,但并没有占据当前摩托车消费群体中的主导地位,他们却为摩托车消费群体带来新的审美思潮,并对当前的主流消费者群体产生积极影响,出现了在“生产工具”上添加“享乐”元素的趋向。同时,这种影响也是相互的,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对于摩托车的定位也存有“生产工具”的潜在认知,当然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但这至少是中国摩托车行业下一个十年的事情了。
在新旧两大消费者群体的相互影响下,当前的摩托车产品也表现出了适应性的变化。旧有的五羊款、铃木王款逐渐遭受冷落。通过借鉴国外街车元素,对这些传统车型的座垫、油箱、消声器、前大灯、仪表等进行修改,使原本平直的车型,呈现或日系或欧美系的现代风格,同时辅以新颖的配色、贴花使之更具时尚动感。
正是这样一种在靓丽外观与实用性间追求平稳的产品,基本上满足了当前新老两代消费者的购车需求。这是当前市场需求背景下传统经典车型不断进步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2012年主流车型所必须具备的元素。
从企业看产品
2012年对于国内摩托车企业来说,是非常敏感且关键的一年。在经历了自2010年开始国Ⅲ价格调整风波后,今年的市场整体环境趋于平稳。在这看似平稳的市场环境下,依然存在着诸如备战国Ⅳ、生产成本大幅提升、用户群体引导等一系列关乎行业健康发展的潜在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对应方式会在2012年的产品趋势上有所表现。
备战新国标:在过去几年当中,为使旗下产品符合国Ⅲ排放标准,国内各大摩托车企业都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与财力,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与此同时,国内的摩托车行业却已经昂首阔步地迈进了国Ⅳ时代,这是一个信号:距离摩托车行业下一阶段新国标的实施其实并不遥远。
在对应国Ⅲ标准的技术研发中,作为国Ⅲ对应方案中成本最低的“触媒”技术,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极限,国内摩托车企业要想在国Ⅳ时代拔得头筹,只能在新能源领域或电喷技术方面寻求突破。
在对应国Ⅲ期间,已经有不少企业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以宗申为例,宗申率先推出的宗申国标电摩,就是中国摩托车行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而电喷作为传统对应技术的延伸,对企业的技术储备要求极高,同时,远高于化油器的生产成本,使得这一对应在国Ⅲ时代难以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只能作为高级配置使用于极少一部分高档产品之中。
国Ⅲ产品推广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都必须经过很长 一段时间的市场预热才能够获利显著成效。可以预见在新国标正式来临后,通过电喷技术升级的常规上量车型,依然会是新国标时代下的主力车型。在以备战新国标为目标的市场运作当中,尝试让消费者接受电喷通路产品这一概念,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通过技术升级等手段,逐步降低电喷成本,最终实现新国标时代通路产品的平稳过渡。由此不难看出,搭载电喷技术的通路产品向终端市场的导入,将会是2012年各大企业的重头戏之一。
所谓新产品:国内摩托车市场每年都会有上百款新车上市,产品的更新换代令消费者习以为常。但对于2012年在终端市场所出现的几张新面孔来说,却包含着另外一番滋味。
去年重庆摩博会上,大长江推出了一款名为悦帅GD110的新车。这是一辆全球首创的自动离合跨骑车,无论男女老幼都能轻松驾驭。这辆车打破常规产品理念,以一般弯梁车采用的110排量动力平台为核心,与符合普通用户审美理念的跨骑车外形相结合,从而衍生出了一种新概念代步车。
这款悦帅GD110我们很难用以往的经验对其车型进行划分。从外形看来,可以将它归为跨骑车,但近似于弯梁车的110mL动力核心以及自动离合,却又使它与常规的跨骑车有着极大的区别。
悦帅GD110的市场价位估计在5000元~6000元之间。如果将其看作是110mL的弯梁车,那么这个价位显然属于弯梁车中档次较高的一类,但如果将其视为常规跨骑车的话,这个价位并不高,属于消费者非常容易接受的范畴之内。
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设计,使源于常规弯梁车的110mL动力平台诞生出近似于125mL动力平台跨骑车的产品价值,并开拓出了一块介于弯梁与常规跨骑车之间的全新产品空间。同时,作为新产品类别的开创者,自然也就成为了这一产品类别最具话语权的终端价格制订者。
随着国民收入的逐步攀升,以及生产成本的逐年提高,不难预见在接下业的两年之内,国内的摩托车行业必然将会面临新一轮的价格调整。试想一下,面对再次涨价的浪潮,迫于市场压力无奈涨价的通路产品与具有自主价格话语权的创新产品,显然后者对于价格波动具备更强的抵抗力。
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产品的推出,开拓全新产品、价格空间,并为即将到来的新一轮体格调整做好准备,这是2012年企业在新产品推出方面应当重点关注的部分。
结束语
2012年是中国摩托车行业整体下滑的终结之年,销量回升已成大势所趋。在这样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下,国内摩托车企业再次将焦点放在了产品之上。
产品,其实就是企业与用户之间相互博弈,相互妥协的产物。企业从用户的需求中吸取灵感,而用户从企业推出的产品中选择。用户的需求千差万别,企业在感叹众口难调的同时,只能尽全力为用户服务。企业和用户就像一根绳子的两端,产品在两者之间来回往复。既然我们无法做到对任何一方的完全满足,那么我们更应当理智面对,寻求企业与用户之间完美和谐的平衡点。
2012年是启程之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在产品创新上将迈出属于自己的步伐,这是中国摩托车企业与用户之间,寻求完美和谐落点道路上的最为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