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有四项关于电动车的新标准开始公开征求意见了!他们分别是涉及电动自行车的《电动自行车 型号编制方法》和《电动自行车 词汇》,涉及助力车的《电助力自行车用电机和控制器》《电助力自行车用传感器》。
前两项,进一步规范了现有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标准。例如型号编制上,在不同板块、不同企业的产品中,缺乏统一的型号制定规则,可能会导致产品在市面流通时遇到问题。 对于电动车产品的词汇,也有很多涉及配件的代称存在误解和差异,有待进一步统一。
而更受人关注的是,有两项助力车相关标准也在制定,沉寂已久的助力车市场会不会因此获得复兴?
其实,助力车重回标准制订,主要还是因为近两年共享电动助力车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共享电动车的功能和外观用电动自行车相关标准去进行考核,反而不太适合,因此出台更精细化的电动助力车标准迫在眉睫。
而助力车在我国并不是新鲜物件,在两广地区,燃油助力车在电动车崛起之前一直是具有广阔市场受众的产品。在上海,燃气式助力车也是老一代上海人居家必备的产品。在更多地区,2000年前后,把自行车经过简单改装而兴起的电动助力车同样是物美价廉的代步工具。
那么在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在行政力量推动下逐渐占据城市市场的情况下,助力车还能在城市中拥有一席之地么?
笔者认为,仍有三个方向可供电动车企业在电动助力车方面实现突破。
第一:城市共享。首当其冲的仍然是共享出行领域,共享电动车制造企业应该提前了解相关标准制订情况,根据标准打造差异化产品并进行投放。
第二:家庭代步。助力车往往是城市家庭中老人使用的,买菜购物、接送孩子,一旦有了相关标准,整车厂可以推出定制化的家庭用助力车满足市场需求。
第三:高端个人出行体验。这种产品在欧美国家比较多,适合喜欢骑行自行车出行但又对爬坡等路段力不从心的骑行者。
至于在标准提升后,助力车能否重返主流市场呢?笔者的观点是,助力车既不会取代当前电动车的位置,也不会逐渐消失。
电动车在速度、续航和舒适度方面都完胜助力车(即使是国标车也完胜),更符合大多数用户的出行习惯。助力车最多只能满足部分小众用户的日常需求。
但对于笔者这样的骑行爱好者来说,如果标准出台、价格合适,确实会考虑买一台助力车,满足对脚踏骑行的情怀。至于当下的电动自行车产品的脚踏骑行功能,不会真有人愿意用电动自行车上的脚蹬子吧(不会吧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