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外疫情影响,我国电动自行车市场涨势汹涌,雅迪、新日、小牛等品牌股价涨幅也相当强势,其中,港股雅迪控股涨幅达到了165.37%。
来源:万得
据全球性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我国电动自行车2019年至2023年的产销量年增长率将提升7.22%,市场规模将达到1089.9亿元。
不过,虽然股价飙升、市场规模红利巨大,但是电动自行车行业格局分散,竞争激烈,加之消费者大多是工薪族,消费心理始终以价格衡量产品,因此,宣传性价比的品牌竞争参与者众多,走高端产品路线的品牌非常少。
而“价格竞争”并不意味着就能占领市场高地,大品牌仍然能凭借高品质完成几百万销量,引领行业群雄,新国标之后,行业加速洗牌,2019年国内市场总销量3464万辆中,国标车仅仅占3%,自今年起,随着各地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市面上的所有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国标标准,要么就申请电摩、电轻摩目录,转为机动车管理,不过这也需要一级电摩资质,如果没有资质,那就只能退出电动车市场。
据统计,国内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经历新国标之后,从1000家锐减至170多家(拥有一级生产资质的),千亿市场,百余家企业,市场红利凸显,行业20%的龙头品牌市场占比率在73%,剩下80%的品牌瓜分剩余市场,加上今年的疫情更加剧了低端品牌被逐步淘汰的结局。
中信证券也发布报告深度分析了近期电动车品牌股价大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线上销售推动销量提升。受疫情影响,线上销售成为企业发力的最佳渠道,据京东平台数据显示,5月份,电动自行车线上成交额增幅超50%,618促销节期间,多个品牌实现翻几倍增长的成绩。
2、共享单车的需求增长。省时省力的共享电动车,预估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越来越多的运营企业加入,也增加了与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的合作,其中4月份,新日电动车便获得30万辆共享电动车整车的订单,总金额合计8.8亿元。
3、海外市场需求暴增。同样,海外国家受疫情影响严重,特别是欧洲地区,在疫情缓和后也相继复工复产,电动自行车成为他们出行的首选,据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数据显示,5月份,意大利市场,电动滑板车销售额增长近9倍,英国、法国、西班牙分别增长了8倍、3.8倍和2.8倍。
正因如此,品牌股价上涨、车市逐步回暖、总体销量可期,在千亿元市场规模的形势下,谁有硬核实力,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