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年来,从事外卖配送和快递员职业的员工越来越多,“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家外卖平台的注册人数超过400万,其他如点我达、达达、京东到家等众包物流平台的兼职外卖小哥也有300多万,全部加起来达700万人。
同时全国快递从业人员数量也已超300万,而且,这一数字依然在迅猛增长。
“超标车”不仅仅是他们的代步工具,更是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然而,在新国标正式出台后,快递员手中的电动车被打上了最后使用期限。
无论你长得再好看,性能再好,在“合法上牌上路”这道铁杠杠面前,都显得异常无力和虚弱。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之下,电动车在个人代步出行、以及在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优势再一次受到认可。有主流媒体的表彰,有各界专家的呼吁。正如2003年那场非典,电动车获得掌声无数。
与17年前最大的不同在于,当普通老百姓不得不“骑车出行”时,为了“能上牌上路”,只能选择同一种类型的产品。
曾经有人嘲讽:一群从不骑电动车的人,来决定2亿多老百姓该骑怎样的电动车。
这其中包含了对新国标的“不满”,更多是“无奈”。
在中国大陆有65个城市明确禁摩,(中国禁摩城市一览表)。
禁摩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电动车的爆发”,同时也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在后国标时代,非标车在过渡期之后,将不得不以“电轻摩”的身份进入市场。按照交通法规,消费者要考取摩托车驾驶证,购买保险等一系列手续,才能上路骑行。
如果我是消费者,面对这些条条框框,也只能委屈自己去买一辆国标车。
02
相比国标车,
电轻摩有着天然的功能优势
由于限定了重量、速度、电机电池功率等,国标车在性能上有着天然的屏障。
相比之下,“电轻摩”能够满足我们更多元化的需求。
想要更长的续航,可以选择更大容量的电池,国标车的续航水平我们心里都有数。其次,在外观设计上,国标车极少的外包塑件,无法承载更多的设计语言,那个“有名无实的脚蹬子”。
总之,在国标车面前,颜值和功能都是身外之物。
相比之下,电轻摩的优势太过明显,我们喜闻乐见的 “小龟王”、“中沙”、“方龟”等等,好看又好用,消费者喜欢,同时也为经销商和厂家创造更高的利润空间。
在新国标面前,消费者也只能无奈的看看,然后默默走开。
03
为电轻摩的路权呐喊
包括中自协在内的行业协会,在新国标正式执行后,积极呼吁出台电摩及电轻摩的管理办法。
“建议研究制定电动轻便摩托车的交通管理办法。” “适度放开电动轻便摩托车的上牌上路管制”。在过去的这一年里,这种呼吁并没有取得实际性的进展。
“非标车”在过渡期之后,将被划入机动车管理范围,在城市禁摩的大环境下,相当于禁止了电摩、电轻摩进城上路的可能性。
所谓的机遇,是疫情之下,电动车企业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并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
在这种特殊的大环境下,部分地方政府也放松了对电动车的管理,但是缺乏制度上的更长远的保障,电轻摩未来的生存空间仍然是个未知数。
总结:
新国标落地一周年,我们既要看到合法身份带来的行业红利,也要体察普通老百姓、以及数百万快递快送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的真实需求。
因此,于消费者、于经销商、于行业,我们都应该为电轻摩的路权呐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