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目前日本车厂给全世界摩友的印象:拥有符合各种骑士需求、包罗万象的完整产品线。这些日本品牌看似无所不能,但在1969年之前却不全是这样,那时的他们能做出一些不错的国民车,至于更高等级的性能旗舰,则还是以欧美厂牌为主。
然而就从那年开始,日本和欧美分别占据不同市场的局面出现了变化。本田和川崎连续推出了日系大排气量的CB750和Z1-900,撼动了以凯旋为首的大排量欧美品牌。接着其他日系竞争者纷纷效仿,以750cc等级的车款进一部瓜分欧美品牌的支持者,最终导致BSA、TRIUMPH等一线品牌倒闭重整,影响了全世界摩托车品牌的版图和命运。
60年代,车坛出现了改变当时版图的两台车,也扭转了日本车厂的命运
四十多年后,CB750与Z1-900的后继车再度同台,让人不禁回忆起当时的那场变革。借此机会,整理出这两款经典老车的开发背景故事,或许可以让更多摩友理解它们当初是如何改变车坛,进而演变成我们现在的模样。
四十多年后,这两台车的后继款又再度同台
「Bigger is Better Honda」
1967年夏季,一架从美国飞往日本的客机,有个男子正在座位上陷入沉思。他摸着下巴,回想刚结束的市场考察之旅,整个旅程当中有一句话,至今仍困扰他。
他叫做原田义郎,是日本HONDA的工程师,两年多前他曾主导了公司第一辆大排量摩托车-CB450的开发项目。这台车上的444cc四冲程、风冷双缸引擎可以压榨出43匹马力,容积效率几乎接近100hp/L!这数字在当时几乎是业界第一,而且各方面表现都超过欧洲车厂的650级别对手,全公司包括他自己,都对这台车信心满满,认为绝对可以在市场热卖。
HONDA大排车款CB450,容积效率近100 hp/L
但当车子在预设的美国地区开卖后,销售量却相当惨淡,情况糟到公司一度考虑要终止产线。原田本次的出差目的之一,是想让市场了解这台车的优势,来帮助经销商销售,但在实地走访后,他很快地发现了问题的症结点。
原来,美国消费者最在意的,不是车子能跑多快,或有多少马力,他们单纯只希望排量越大越好。CB450的马力优势要刻意拉高转才能体验到,纵使极速有160km/hr,却没有大排量那种出力随时随地的感觉。总之,450这个数字对他们来说还是太小。
「Bigger is better」,当他的某位美国同事说出这句话时,他有点一知半解。如果能带来极佳效率的450还不够大,那到底要多大才对?身为工程师,原田需要一个更精确的数字才行。
如凯旋等的大排气车款有随传随到充沛动力,广受欧美骑士喜爱
而HONDA之所以想要做这么一台车,原因有两个:首先美国消费者当时已经习惯了Honda日本车厂的高品质、好操控且又实惠的特点,但本田的产品线几乎都是小车,想要大车(650cc以上)的人,只能在TRIUMPH、NORTON、BSA及哈雷等欧美厂牌中选择,这些品牌的车虽极具形象和性能魅力,但售价和养护成本也让不少人抱怨连连。
另外,本田的产品断层也造成美国业绩开始出现停滞,公司很积极地想要做出突破,但显然CB450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