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价格基本上会劝退99.9%的电动车用户,它的目标人群是那些玩腻了摩托车的老司机。
2015今年左右来势汹汹的摩帮,一度让电动车行业陷入“恐慌”,生怕摩企来收割市场。
事实却是,过去年的5年里,摩企不仅没有撼动传统电动车产业的竞争格局,反而在竞争中毫无存在感。
摩企到底输在哪儿,行业人士众说纷纭
柱子认为,不能从摩企身上找原因,通过用户视角,才能看清真相。摩企的产品质量好、牌子硬、配置高、寿命长,但是价格也超出了电动车消费人群的承受区间。
举个栗子,就好比宝马看到五菱宏光卖得好,就做了一款宝马小面包车,车是好车,一看价格15万起。
要买五菱宏光的人,又怎么会成为15万块宝马小面包的车主呢。
所以,柱子认为“低价”是电动两轮车行业最深的护城河。这也是摩企在上一轮试水中浅尝辄止的最大原因。
其次,电动车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让摩企“摸不着头脑”。
据一位朋友说,摩企研发一款车,从外观设计到动力调教、再到整合配套,快的需要半年,长的需要两三年。相比之下,一个普通的二线电动车品牌,一年推出的新车少说也有五六十款,加上一些小改款或者更新配置,一年推出上百款车型,那都是家常便饭。
同样是两个轮子的交通工具,凭什么你电动车企业,就能像优衣库设计衣服一样的发新款啊?
原因就出在配套产业链身上。要知道,电动车行业先富起来的人并不是整车厂,而是塑件厂。台州黄岩的塑件厂开一套模具,可以同时拿给七八家整车厂用,一旦成了爆款,就坐等客户上门送钱。
一台电动车有几百个零部件,大到电池、电机、控制器,小到车头碗、刹车盘、线束、螺丝钉,看起来非常复杂。
但是,行业人士都知道,只要你身在无锡的安镇,坐在办公司打几通电话,一天就能攒出一个新品牌,就跟去电脑城组装一台电视一样轻松。
高度成熟的产业配套,造就了电动车产业的繁荣。
然而,一个产业的真正成熟,从摈弃低端制造开始,这也是近两年,头部品牌重视核心技术研发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受到小牛、九号这些造车新势力的冲击,另一方面,头部车企已经意识到,没有核心技术创新就注定和高端市场、高利润无缘。
下一轮的竞争,一半是用“无脑低价货”清退小品牌,另一半则是通过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值得期待的是,当传统电动车品牌,主动进入杀入1万元以上的高速电摩市场,主动挑战豪爵、本田这些摩企大佬的时候,电动车行业的竞争无疑会更加精彩。(来源:全球电动车网)